从古至今,天下皆为皇室所有,那么皇帝是否领取俸禄呢?答案是肯定的。从北宋时期开始,皇帝们每月都会收到一笔固定的钱财,被称作“好用”,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月薪。
在北宋,每位皇帝每月可领取一千二百贯的钱。这个数目在当时相当可观,相当于今天的三十六万元人民币。尽管中间有些皇帝如仁宗主动放弃了这份薪资,但其背后的含义更多的是对皇权的一种象征性展示,而非真正的放弃。
那么,这些薪资是由谁来发放的呢?答案是左藏库,这是当时掌管天下财赋的机构。皇帝的薪资一般由左藏库派人送达,交由皇帝指定的人员管理。左藏库作为太府寺的下属机构,在隋唐时期就已设立,其职责是储存和收支天下的财赋。
左藏库的财源主要来自于朝廷的专卖,如盐、铁、茶、酒等特种产品的收益。除此之外,皇庄租税、地方进贡以及附属国的进贡等也是其收入的一部分。特别是元、明、清三朝,设有专门进行土地专卖的机构——楼店务。这个机构出租或开发后出租国有土地,每年收取的租金大部分流向了左藏库,为皇帝发工资提供了充足的财源。
到了清朝,虽然掌管财务的机构由左藏库变为了内务府,但皇帝依然有工资可领。此时皇帝的工资被称为体己银子,由户部按月拨发给内务府管理。除了皇帝之外,后宫的嫔妃宫女们每月也有体己工资。
皇帝们的薪资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虽然名为工资,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和宫廷财政的体现。而皇帝们对薪资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反映了他们的治国理念和个人风格。无论是北宋的仁宗主动放弃薪资,还是清朝皇帝对内务府的管理,都体现了皇权在财政方面的特殊地位和权力运作方式。这也为后世提供了对权力与财富关系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