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爽阵营中司马懿最痛恨之人,高平陵政变

考古发现 2025-03-26 05:57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公元239年,即景初三年,明帝病危之际,大将军司马懿被拜为托孤大臣,肩负着辅佐幼主的重任。随着曹爽逐渐掌握大权,他最初凡事都与司马懿商议,不敢独断专行。司马懿也以礼相待,视曹爽为国家的重要支柱。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爽开始不再重视司马懿的意见,而是重用一些亲近的心腹。

其中,丁谧作为东汉末典军校尉丁斐之子,以其沉毅有才而著称。他的孤傲性格容易得罪人,即使在居住于邺城时,也对那些不知情的曹魏诸侯王无礼,从而引发怨恨。尽管魏明帝曾将丁谧收监在邺城监狱,但因他是功臣之子,很快被释放。

魏明帝去世后,曹爽成为辅政大臣之一。他提拔丁谧为散骑侍郎、转尚书,参与谋划对付另一位辅政大臣司马懿。丁谧为了迎合曹爽,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迫使司马懿远离权力中枢。他劝曹爽不要询问司马懿的意见,使司马懿仅保留虚名而无实权。当司马懿知道这是丁谧的谋划后,心里开始忌惮此人。

丁谧还建议曹爽将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以便更好地控制朝政。失去郭太后的支持后,司马懿对丁谧更为忌惮。在尚书省任职期间,丁谧经常弹劾和驳斥官员和政令,导致尚书省无法正常运作。曹爽对丁谧十分敬重,对其言听计从。在高平陵政变中,丁谧被指控与曹爽共谋谋反罪而被捕处死,家族被夷灭。

据《魏略》记载,丁谧为人外表看似疏略但内心多忌。他轻视权贵,虽与何晏、邓飏等人同位但对他们少有敬意。在朝中三狗之称中,丁谧被认为是其中最为凶猛的一只。他的计谋虽然帮助曹爽一时得势但最终却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懿发动政变后曹爽投降交出权力后丁谧等人被指控与曹爽共谋一同被捕处死家族被夷灭这一事件标志着丁谧一生充满矛盾和悲剧的结束同时也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