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探索势如破竹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考古发现 2025-03-26 07:21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势如破竹”,用来形容形势顺利,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源自三国末年的历史事件。让我们跟随趣怪网的小编,一起探寻这背后的历史故事吧。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在消灭了蜀国并夺取魏国政权之后,雄心勃勃地计划攻打东吴,以实现统一中国的梦想。在朝堂之上,他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大计。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东吴仍有一定实力,匆忙攻打恐怕难以一举取胜,不如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

大将杜预持不同意见,他上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东吴衰弱之际迅速灭掉它,否则等它恢复了实力,将难以对付。晋武帝看了杜预的奏章后,向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也赞同杜预的分析,劝司马炎及时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下定决心,任命杜预为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们威武雄壮。仅仅第二年,他们就攻占了江陵,斩杀了吴国的一员大将,然后乘胜追击。

远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士兵听到晋军的动静,吓得胆破心惊,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命令杜预带领军队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有人担心长江的水势暴涨,建议暂时退兵,等到冬天再进攻。但杜预坚决反对这种消极观点。他说:“我们的士气如日中天,斗志昂扬,节节胜利,如同用快刀劈竹子一样,现在正是势如破竹的好时机。一旦错过,再攻就难了。”

在杜预的率领下,晋军一路高歌猛进,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之后,他们成功攻占建业,消灭了吴国。晋武帝终于实现了统一全国的大业。这个故事也流传至今,成为我们用来形容形势顺利、胜利在望的常用语——“势如破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