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诗人曾经用诗句“水木湛清华”描绘了清华的美景,这也是清华大学的校名由来之一。虽然这位诗人在当代已经鲜有人知,但在东晋时期,他却是一位名震天下的美男子和才子,被誉为“风华江左第一”。
晋孝武帝想要为女儿晋陵公主挑选一位如意郎君,于是委派大臣负责选婿大业,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择婿标准。他并不看好那些过于复杂的人物,如王敦和桓温,他们虽然才华横溢,但总是过多干预家庭事务,让孝武帝感到不悦。他更倾向于像刘惔和王献之这样的文韬武略之才。
在大臣王珣的努力下,找到了符合孝武帝心意的谢混。他的才情与美貌都让人叹为观止,甚至被堂弟王珣认为比王献之还要出色。孝武帝对谢混非常满意,将他定为钦点的驸马爷。世事难料,孝武帝的突然驾崩使得晋陵公主与谢混的婚事暂时搁置。
谢混的出现引起了另一位大臣袁山松的注意,他打算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谢混。王珣不乐意了,他用幽默而调侃的语言将谢混比作“禁脔”,捍卫了他的驸马地位。这一说法源于东晋时期的经济状况不佳,猪肉被视为珍品,而禁脔则是指最肥美的部分。王珣将谢混比作禁脔,既是对他的赞美也是对他的保护。
这位俊美的公子却选择了站在刘裕的政敌一方。尽管刘裕曾经欣赏他,但在形势的压力下,刘裕开始对谢混采取清算行动。谢混被投入监狱并最终被赐死,成为东晋的殉葬者。
尽管谢混离世后,他的风采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在刘裕建立南朝宋国后的登基大典上,人们依然会想起他,感叹他的离去。甚至若干年后,当人们称赞琅琊家族的王景文风流潇洒时,有见过谢混的人依然会坚持认为王景文与谢混相比逊色许多。这位早逝的美男子,他的容貌和才华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