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反贼 李自成比张献忠强在哪里?
在崇祯末年,天下动荡,反贼如蜂起。其中,北边的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城,眼看即将成事,却遭遇了满清和其他势力的联手反击,功亏一篑。南边的张献忠则凭借天府之国巴蜀的富庶和险峻地势,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自称王。
这两个明末反贼领袖,竟然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同为陕西人,出身军旅,却都因各种原因失去了工作。心情郁闷之际,天下大乱,他们便一不做二不休地投入了反贼的队伍。凭借天生的领袖气质,他们逐渐崭露头角。
虽然张献忠起步时领先,但李自成却后来居上。那么,李自成凭什么能够弯道超车呢?答案只有三个字:识民心。而这正是李自成比张献忠强的地方。
作为反贼,他们自然少不了烧杀抢掠、妇女的行为。但随着队伍的壮大,李自成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及时地制止了这种风气。为了收拢民心,他提出了著名的一句口号:“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这句话说得极为严厉,立刻让李自成的队伍焕然一新,从祸害百姓的反贼变成了为民谋福利的义师。“闯王来了不纳粮”成为了李自成的标志。
张献忠却似乎始终未能改掉他的残暴习性。据《张献忠陷庐州纪》记载,他破城后,将全城人的右手统统剁掉。有人试图用左手蒙混过关,结果双手皆被砍去。眼前是一片惨不忍睹的哀鸿。甚至今天,“剁手党”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张献忠。
即使在四川称王后,张献忠的神经病脾气依然不改。他试图模仿明朝开科取士,却把读书人全部杀掉,然后把笔墨堆在一起,命名为“笔墨冢”。真是疯狂至极。
尽管李自成比张献忠有所强,但他也缺少了一味重要的药,那就是读书人的帮助。读书人在古代造反者成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没有他们的帮助,能行吗?比如没有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又会怎样?尽管李自成识民心,但却缺少了高人的相助。
考古新发现
- 同为反贼 李自成比张献忠强在哪里?
- 项羽和刘邦曾是战友,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 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这事和隋炀帝有关吗
- 张邦昌为什么卖国?被金国封为伪皇帝
- 吕布被杀前假如刘备说好话,曹操还会杀吕布吗
-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看完别再傻傻的分
- 司马懿为什么不攻打蜀国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
- 历史上的张飞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很
- 司马懿的个人能力如何?真的不然诸葛亮吗?
- 清朝六部尚书的排行次序是怎么样的的?哪个部
- 曹操手下谋士那么多,为何没在赤壁之战时起作
- 汉武帝最终为何辜负了陈阿娇?
- 牛街镇的历史文化之最(北京千年回族老街—牛街
- 孙尚香后来东吴之后 孙尚香最后嫁给了什么人
- 英王陈玉成临死前留下十字遗言 两年后果真应验
- 朱高炽上位不到一年,解决了哪些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