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本是刘备的心腹,为何最后会投降曹操呢?

考古发现 2025-03-31 12:46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三国时期,名臣如云,诸如曹操麾下的荀彧、郭嘉等人,刘备身边的诸葛亮、关羽等,亦是忠心耿耿。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另一位名臣——黄权。

黄权,这个名字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显眼,但他的故事却足以让人深思。起初,他只是巴西的一名小小的郡吏,但因才华横溢被益州牧征召为主簿,负责处理益州的文书工作。这个职位的重要性,足以看出黄权的能力得到了认可。

在三国纷争的背景下,益州别驾张松和军议校尉法正对懦弱无能的刘璋心存不满。他们有意献益州给有雄才伟略的刘备。黄权曾劝谏刘璋,警惕刘备的野心,但刘璋并未采纳。当刘备举兵进攻益州时,黄权坚守广汉县城,待刘璋投降后才归顺刘备,被封为偏将军。

黄权的眼光和谋略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当曹操南征张鲁时,黄权预见性地指出若失去汉中,三巴之地将受到威胁。刘备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黄权为护军,共同抵御张鲁。在汉中之战中,黄权的智谋发挥了重要作用,虽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在刘备心中,他已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对黄权的评价并非总是公正。当刘备东征孙权时,黄权提出忠告,却被任命为镇北将军,负责江北的防御工作。当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给陆逊时,黄权因道路阻断无法返回蜀汉,最终选择投降魏国。

黄权的忠诚与智慧得到了魏文帝的赏识,被封为镇南将军、育阳侯、加侍中。甚至在诸葛亮的信中,也多次提及黄权的才华与功绩。最终,黄权官至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去世时得到“景”这一美谥。

回顾黄权的一生,他并非轻易投降之人。他对旧主的忠诚与新主的尽责都值得我们尊敬。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才华与智慧总能得到赏识。而黄权的故事,正是三国历史中的一抹亮色,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风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