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图纸消失的 毁掉航海图的竟是乾隆

考古发现 2025-03-31 14:43www.nygn.cn考古学家

永乐皇帝,一铁腕强权且雄才伟略的帝王,他的七下西洋之旅无疑是他治国武功的最好展示。其中,宝船的身影引人注目。长达44丈,宽达18丈的宝船,宛如当时背景下的航空母舰,工艺技术领先欧洲上百年,承载数千人,遮天蔽日,是何等的壮观。

有人曾感慨,“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确,随着郑和的离世,宝船在历史的烟云中逐渐淡去。但我们仍能从史书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它当年横亘亚非海洋的大气磅礴。

近代以来,关于宝船的图纸一直是热议不断。很多人认为宝船图纸的消失与弘治名臣刘大夏有关,指责他销毁了图纸。历史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有记载,在成化年间,有人撺掇皇帝寻找郑和海图,但图纸却神秘消失。很多人指责是刘大夏藏匿了图纸。刘大夏对此的解释是,郑和下西洋耗费太大,海图就算找到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烧掉。这个解释使得刘大夏被后世不少学者大家所抨击。

从后世的资料来看,航海图并未被焚烧或藏匿。在后来编纂的史书中,详细记录了郑和航海图的技术资料。这表明直到明亡清兴之时,郑和海图确实存在。

众所周知,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文化的一大浩劫。乾隆皇帝对于毁灭中国人著作的手段方式令人震惊。清朝的禁海政策也极为严格,商船的打造受到严厉制裁。

2005年,《南京日报》揭露了明史教授潘群对于航海图的看法,他认为毁掉航海图的极大可能是乾隆皇帝。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文书古卷是华夏文明的底蕴,乾隆对于史籍的删除和丢弃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损失。这也预示着乾隆死后不久,中国就面临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对列强的强势瓜分。皇帝的眼界和心胸已经注定了大清的凄惨和耻辱。

刘大夏这位一代名臣,在某种程度上为乾隆的失误背了锅,这无疑是历史的讽刺。但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需要我们不断去探寻和揭示。

上一篇:大唐著名高僧,黄櫱禅师的生平经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