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诸葛亮频繁北伐,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在风起云涌的时期,正统的力量日渐衰弱,群雄纷纷崭露头角,各种政权纷纷涌现,如同走马灯一般。各路诸侯皆不把当时的正统王朝放在眼中,其中曹操更是公然打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号,操纵天下大势。曹操对于汉献帝的态度也是极其不敬。在一次许田中,尽管汉献帝射中了一只鹿,群臣欢呼庆祝,但曹操却挡在汉献帝面前,将群臣的欢呼声迎向汉献帝,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视为欺君之罪。
在这乱世之中,仍有人心怀光复汉室的梦想。刘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虽有心光复汉室,却无力实现。手上无兵,仅凭一颗赤诚之心,招揽英雄豪杰。然而势单力薄的他,面对强大的诸侯,如同被驱赶的羊群中的一只羊。
直到刘备遇到徐庶,这位智者向他推荐了隐居南阳的卧龙诸葛亮。刘备多次前往卧龙岗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终于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提出“隆中对”战略,建议刘备先拿下荆州作为北伐基地,再攻取益州,利用那里的资源和粮食为北伐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团结南蛮,获得他们对蜀汉政权的认可,并与孙权结盟,形成可靠的外援。
时过境迁,这些条件已不复存在。荆州已落入孙权手中,蜀汉大将关羽也惨遭孙权毒手。这使得隆中对中作为诸葛亮前进基地的荆州已经失去,而失去了荆州和关羽的问题又导致失去了孙权这个盟友。
尽管北伐的条件已不复存在,但蜀汉依然选择北伐。这是因为地域矛盾的存在使得益州人视诸葛亮和刘备为外来户。只有通过北伐,才能转移国内矛盾,实现光复汉室的梦想。北伐成功,曾经的誓言便能得以实现。
刘备与诸葛亮共同描绘的“光复汉室”蓝图虽然遭遇重重困难,但他们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烽火连天的三国时期,他们带领蜀汉英勇北伐,为光复汉室、实现统一大业而奋斗。他们的英勇事迹传颂千古,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
考古新发现
- 刘备死后诸葛亮频繁北伐,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隋唐演义与三国演义有些地方很像?
- 古代的皇帝们是如何驳斥无端庆贺的提案
-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到底
- 岳母在岳飞背后刺字到底是尽忠报国 还是精忠报
- 古代女子丈夫死后怎么办?各朝代差距很大
- 生孩子的历史之最(为了得到赵姬的欢心,五天不
- 南宋三杰陆秀夫一腔热血,跳海而亡
- 溥仪才被赶下皇位后,他在清宫都如何度日呢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什么会饿死?
- 历史上小楷之最(女皇武则天的小楷《金刚经》是
- 冯熙对东吴忠心耿耿,为何最后却客死他乡呢?
- 刘邦称帝之后 刘邦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家乡的
- 五胡乱华时期,为何中国的人口达到最低点呢?
- 朱棣夺权后,他是如何处理朱标的其他儿子的?
- 为什么韩信在项羽手下得不到赏识,在刘邦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