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一丈红是什么刑罚 女子受刑后为何都

考古发现 2025-03-31 22:05www.nygn.cn考古学家

你真的了解古代刑罚吗?趣怪网带你探寻历史的深渊。

若你钟爱古装电视剧,必定会被那些五花八门的刑罚所吸引。看过《甄嬛传》的你,是否还记得那一幕“一丈红”?这并非只是宫斗的戏码,而是真实存在的残酷刑罚。女人为何对此心生恐惧?“一丈红”的刑罚究竟有多残酷,为何受刑者往往难以存活?

这一刑罚的起源,与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有关。起初,朱棣废除了这一刑法,但明英宗又将其恢复。名字虽好听,但其背后的残酷却令人胆寒。与打板子相比,“一丈红”更为残忍,它专门针对腰部以下的位置,尤其是大腿。

在古代,对于没有权势的人,各种刑罚如同狂风骤雨般猛烈。监狱中的女性往往遭受“霹雳车刑”。若女性犯下死罪,那么蒸刑是不可避免的。清代有许多残酷的刑罚,对一个犯人可以轮番使用而不重复。但在后宫,这些酷刑并不常见,因为那都是皇上的宠妃,残酷的刑罚不会施加于她们身上。对于后宫的嫔妃来说,“一丈红”已是最高惩罚。

《甄嬛传》中的华妃,因其兄年羹尧的权势而在宫中嚣张。她曾为了教训夏氏,施以“一丈红”酷刑。此刑是用两寸厚、五尺长的板子责打女犯人的臀部以下部位,直至筋骨皆断、血肉模糊。受刑者即使侥幸存活,也是苟延残喘。夏氏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虽然捡回一条命,但终身残疾,最终在冷宫中度过余生。

在后宫中,能够赐予“一丈红”这种重刑的,只有地位极高的皇帝、太后、皇后等人。得罪这些人意味着在后宫中的位置不再稳固,翻身机会渺茫。对于遭受“一丈红”处罚的妃嫔来说,肉体上的痛苦可以忍受,但精神上的打击却是致命的。她们虽保住了性命,却被抛弃在冷宫中,漫漫长夜,生不如死。这种生活对于一个嫔妃来说,或许死亡反而被认为是一种解脱。许多嫔妃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承受这种生不如死的刑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