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投降,他弟弟却买了条船回来后引起了杀

考古发现 2025-03-31 23:06www.nygn.cn考古学家

吴梅村的诗中,恸哭的六军和冲冠一怒的吴三桂,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因小妾被掳而引入清兵的历史画面。吴三桂的选择并非单纯因为情感冲动,他的一生都在进行政治投机,选择降清也只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政治资本。

国外历史课本对吴三桂的评价相对正面,认为他在关键时刻选择与贵族结盟是明智之举。与吴三桂相比,另一个人物却让人痛恨得多,那就是他的顶头上司洪承畴。

洪承畴的投降,发生在明朝尚未灭亡、南明尚未建立之时。当他投降时,那位曾经提拔他的领导亲自设坛祭拜,却没想到洪承畴并未战死,反而为清军出谋划策攻伐明朝。这种行为让忠于明朝的臣子和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抗清义士黄道周被洪承畴抓住后,挖苦说洪承畴已经为国殉难,而洪承畴的伯父也讽刺他世受国恩却殉国已久。尽管洪承畴被劝降时受到了极高的尊重,甚至被披上貂裘,但实际上他始终受到皇太极的防备,未被授予官职。

洪承畴却比所有降清的明朝官员更加卖力。清军针对李自成和南明的军事行动大多由洪承畴策划。他的老部下吴三桂也在他的指挥下一路打到云南,杀死了南明最后的希望。

洪承畴从大明总督变成了大清的智囊,但他的家人却在福建对他的行为表示反对。他的弟弟洪承畯专程赶来劝说哥哥回头。虽然洪承畴对促进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背主降清就是叛逆。洪承畯因此返回福建老家,发誓不戴清朝的天、不踏清朝的地。当洪承畴听说弟弟的想法后,担心他加入抗清力量,派人追杀他但未成功。

晚年的洪承畴虽然被封为三等轻都尉,但他的遭遇相当凄凉。他被列入《贰臣传》,成了既不忠于明又不忠于清的逆臣。他的墓碑上被刻上了“破明兵十三万时获尔”的讽刺之言。一个曾经身居高位的明朝总督,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