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东吴获胜之后 东吴为何不趁机消灭蜀汉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趣怪网小编的步伐,去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在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一场决定三国格局的大战在夷陵展开。刘备率领蜀汉军队东征伐吴,却不敌曹魏大军,退守白帝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刘备并未继续西攻巴蜀,反而派遣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与孙权求和。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呢?
一、季汉之坚韧与东吴之疲弱
季汉虽小,但实力弥坚。刘备率领的蜀汉军队在陆战攻坚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公元219年的定军山之战中,黄忠刀劈夏侯渊,奠定了汉中之战的胜局。而在山地战中,蜀汉军队更是远胜于东吴军队。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军攻入吴境数百里,一路势如破竹,无人可挡。东吴将领陆逊只能退守夷道一线,以避锋芒。章武二年七月败退白帝城后,刘备迅速收拢溃兵并得后援部队到来支援,此时永安驻军已达两万。考虑到东吴军队的孱弱战力,陆逊也只能望城兴叹。
二、曹魏的威胁与孙权的抉择
夷陵之战后,孙权主动求和的最大原因是曹魏的威胁。公元221年,孙权因袭杀关羽收荆襄之地后,害怕刘备报复,遂与曹魏修好。曹丕对东吴并不放心,公元222年9月,他南征伐吴,给东吴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孙权既要面对来自蜀汉的军事威胁,又要应对曹魏的进攻,同时还要提防国内的“山越”反叛,可谓是内忧外患。《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这场战役过后,三国鼎立的局面才真正确立。
这场夷陵之战不仅是蜀汉与东吴之间的较量,更是三国之间力量对比的缩影。季汉虽小但实力弥坚,东吴虽大但大而不强,曹魏的威胁更是让孙权不得不妥协求和。这场战役过后,三国之间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跟随趣怪网小编的步伐,让我们继续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考古新发现
- 夷陵之战东吴获胜之后 东吴为何不趁机消灭蜀汉
- 刘邦最不看好的儿子,刘恒最后什么结局?
- 历史上有名的两个胖子皇帝 此人因为太胖差点丢
- 北京奥运会的历史之最(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开幕
- 宋哲宗的废后孟皇后,为何躲过了靖康之难?
- 宋朝三百年都没有收复的燕云十六州 朱元璋是怎
- 郑和下西洋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明朝会
- 如果魏延没被杀,他在蜀汉后期能力挽狂澜吗?
- 岑羲曾经两度出任宰相,他都有哪些主要的功绩
- 司马懿曾多次出妙计帮助曹操获胜,为何还是不
- 宋代人传统节日娱乐 古人都有什么节日呢
- 历史上最早的杖刑起源于何时?这种刑罚有多痛
- 隋文帝是爱老婆还是畏惧老婆?他是妻管严吗?
- 张飞每次见到吕布都破口大骂,他真的不怕吕布
- 刘邦被匈奴围困七天,陈平拿一幅美人图就解决
- 历史之最的反义词成语(成语分享奉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