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梁山上的人都当坐牢跟吃饭似的?

考古发现 2025-04-01 01:22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水浒传》这部文学巨著中,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跃然纸上:梁山好汉们放火如同家常便饭,面对牢狱之灾却似乎并不畏惧,好似坐牢就像去旅游一般轻松。

梁山的大哥,在痛失自由后,被刺配沧州。他的父亲宋太公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然而大哥却以皇帝新立太子将大赦天下为由,宽慰父亲的心。同样,林冲在被发配前,他的老丈人也告诫他等待大赦。这些好汉们知道,一旦有命案在身,暂时躲避风头是明智之举,实在不行就坦然服刑,因为他们知道牢狱之灾不会长久。

那么,这些梁山好汉们为何有如此底气?这背后隐藏的秘密就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政治制度——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是中国古代帝王的一种独特政策,以施恩为名,对全国已判罪犯普遍赦免或减刑。在古代,大赦的理由多种多样,无论是皇帝的私生活、朝政大事,还是天灾人祸,都有可能触发大赦。从汉朝到隋唐,大赦的频率逐渐增加,到了唐宋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据说平均十八个月就会有一次大赦。

值得注意的是,大赦并非涵盖所有罪犯。在我国古代的封建刑法制度中,“十恶不赦”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这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这些罪行被视为严重违背道德和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即便有大赦,这些罪犯也不在其列。

贪官污吏也很少得到赦免。唐王朝虽然是大赦最频繁的朝代之一,但在大赦之时,官吏犯赃不在赦免之列。宋王朝也有类似的规定,将赃官定为与“十恶者”同罪。

可以说,大赦天下这种独特的政治制度,让梁山好汉们有了面对牢狱之灾的底气。他们知道,在这个特殊的制度下,即使身陷囹圄,也有可能因为大赦而重获自由。这种制度也反映出古代封建社会的局限和残酷,因为对于那些犯下严重罪行的人来说,大赦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宽恕。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