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四更是几点?对应时辰是"丑时"(指

奇闻怪事 2025-03-04 01:36www.nygn.cn奇闻怪事

在古代,人们对时间的把握并不像现代这样精确,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计量夜晚的时间。我们常常在古装电视剧中听到的“打更”,就是古人夜间计时的一种方式。那么,你知道古代的“打更”是如何进行的吗?四更、五更又分别对应现在的时间点是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这神秘而又富有历史感的时间计算方式。

何为“打更”?简单来说,“打更”是古代人们为了掌握夜晚时间而进行的一种报时方式。每当夜幕降临,便会有“更夫”出现,手持灯笼,敲响梆子,向人们报告时间。这种古老的时间计算方式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气息。

古代的夜晚被划分为五个时间段,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五更”。每更对应现代的两个小时时间。那么,具体的时间点是如何划分的呢?请看下面的古代“打更”时间表:

戌时(19:00-21:00),一更;亥时(21:00-23:00),二更;子时(23:00-01:00),三更;丑时(01:00-03:00),四更;寅时(03:00-05:00),五更。这样,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知道古代的四更是现在的时间点。

值得一提的是,“一更”又被细分为五个“点”,每个点相当于现代的24分钟。这与现代的“一刻钟”(即15分钟)有所不同。例如,古代常说的“子时三刻处斩”,指的就是在子时的中间时刻,换算成现代时间就是晚上十一点四十五分。

五更是在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代表着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每当打完五更,人们就知道天快亮了。古代的“打更”不仅仅是为了报时,它还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敬畏之情。

通过了解古代的“打更”方式,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古老的时间计算方式虽然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依然是我们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