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世界之最(全国粮票收藏的那些“最”)

奇闻怪事 2025-03-15 06:19www.nygn.cn奇闻怪事

在六十到七十年代,粮票如流水般在中华大地上流通,无论是全国的还是各省市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一些。全国粮票的价值虽然不大,成套的也仅仅价值十几元,但其背后的历史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与其他收藏品一样,粮票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品质和稀有程度。作为有价证券的粮票,其流通广泛,存量巨大,与邮票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我国粮票种类数量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那么,在全国粮票收藏价值之中,又有哪些之最呢?

最早发行的粮票是1950年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粮食局发行的大米票,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管理的开始。

说到面额最大的粮票,那无疑是1962年和1963年上海市粮食局发行的“粮食支拨书”,其面额高达1400斤。

而谈及面额最小的粮票,我们会想到1960年南京市粮食局发行的“南京市粮食局流动购粮凭证”,其面额仅为一钱。

在省级粮票中,票幅最大的要数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局发行的“广西流动人口粮油定额供应卡”,这张粮票长达17.3厘米,宽6厘米,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相反,票幅最小的省级粮票则是1955年浙江省印制的“随证粮票”,仅有小手指甲大小,让人惊叹不已。

全国粮票中,流通时间最长的要数国家粮食部于1965年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它在市场上流通了长达28年。而流通时间最短的粮票则是国家粮食部于1962年发行的车船粮票,仅流通了一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面额最多的套票是河北省邯郸市粮食局革委会于1975年发行的工种补差粮票,这套粮票共有60枚,面额从一斤到三十斤不等。还有一套面额巨大的语录套票令人瞩目,那就是于1967年发行的供给粮票。这套粮票的面额从五百斤到一千斤不等,全套面额高达六千六百斤。每枚粮票的背面都印有毛主席语录,极具历史纪念意义。这些特殊的粮票不仅代表了当时的粮食管理制度,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