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国之最小报(您看过北京的跃进小报吗?轰

生活趣事 2025-03-05 02:25www.nygn.cn生活趣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油印术如一条脉络,串联起了清末至新中国时期的诸多珍贵记忆。早在十九世纪末期,油印便已悄悄踏足中国大地,并于江苏三师附小的年刊《小学生》中留下了它的身影。从那一刻起,油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历经抗战、大跃进及文革时期的高峰期,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普及之广,得益于广大民众的广泛运用。

今日,再次贴出两纸旧报,是北京在1958年的油印小报。其中,《自我改造跃进小报》第三期于当年九月八日于宣武区发行,题图套红,刻印精细。当年的工商界出版了许多这样的小报,如今翻阅起来仍趣味盎然。

在这其中,《自我改造跃进周报》报道了众多振奋人心的新闻。例如,前门电器商店的电工刘××成功试制出“灯丝电焊机”,能够修复断丝灯泡里的灯丝;又如前门理发店的王××发明了自动截电器,当电吹风发生漏电时,便会及时发出响声并断电。《跃进》报道中提到的儿童玩具厂员工盛××与孙××为解决酒精短缺问题,成功从白酒中提炼出酒精的案例也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事迹无疑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创新与进步。

赵伯华的诗歌《插红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跃进步伐和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赞美。《跃进小报》中的另一篇文章则描述了北京市自来水公司如何通过巡回播放电影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的内容。在那个年代,电视机还是稀缺之物,能够有一台巡回播放的电影机为大家带来娱乐与新鲜资讯,无疑是一件极为新奇的事情。

这些油印小报不仅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更是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变迁与进步。它们如同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智慧与努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