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一个被称为“中国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盐湖资源。州长乔亚群骄傲地介绍,这里共有33个大小不等的盐湖,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高达3709亿吨。其中,钾、镁、锂资源的储量均居中国首位,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钾肥基地以及重要的纯碱、镁系原材料、锂盐生产基地。
随着2023年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在海西州格尔木市的举行,这座盆地的秘密被更多人所知。与会者们纷纷探讨这里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盐湖城·镁锂钾之都”。
在这片热土上,镁的消费仍处于成长期。尚轻时代金属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春明表示,随着全球节能减排、人口老龄化、数字化与新经济等议题的关注度提升,镁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谭军也强调,镁合金是最具潜力的轻量化金属材料,尤其在汽车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锂,作为一种理想的“电池金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下,产生了递进式需求放大效应。五矿盐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大义表示,尽管中国的锂资源储量相对缺乏,但市场需求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秘书长叶丽君也提醒,产业发展中原材料和能源等方面的限制性因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而在柴达木盆地,钾盐的找矿潜力也十分巨大。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张永生介绍,根据最新的储量通报,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钾盐资源储量丰富,但与此中国的钾盐资源总体仍然紧张。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潘彤团队通过划分成矿单元和开展盐类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发现柴达木盆地的钾盐找矿潜力巨大,达到12亿吨。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航拍下的翡翠湖、察尔汗盐湖等美景如诗如画,与产业繁荣共同构筑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青海盐湖提锂不仅迎来了长期的收获,还应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拥抱更大的发展机遇。在这里,技术与资源的完美结合,共同筑牢国家锂资源保障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