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最电影(《长空之王》票房破亿,胡*王一博

热点事件 2023-08-24 08:33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五一小长假还没有来临,8部电影之间的群雄争霸已经开始,而热度最高的还是非胡和王一博主演的《长空之王》莫属。

该电影未先火,预售票房突破1亿,不仅超过了今年五一档的半壁江山,还创了五年来五一预售票房的记录。

而在点映式上,不仅观众们看得热沸腾,许多知名的导演、演员也前来捧场,观看后也都感到十分震撼和激动。

郭帆导演说“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

沈腾则为导演刘晓世现场作诗打call“晓世晓世,打今儿起,不可一世。

《长空之王》究竟如何呢?

看了宣传片,你想看全片;看了全片,你又意犹未尽,还想再刷。

首映当日电影票房破7000万,累计票房1.19亿。网友好评如潮,四星五星横飞,并声称它是五一档让人上腺素飙升的第一爽片。

这部电影就像一道光,将幕后的试飞英雄照亮,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几十年的飞速发展。

用三个词来概括这部电影,我们就真的看懂了它的精髓。


01真实

为什么好的电影会深入人心,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真实,《长空之王》也是如此。

是源于真实历史事件。

建国初期,一切才刚刚起步。看着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先进事设备,一穷二白的我们也是羡慕不已。

那时,老美已经有了3000多架战斗机和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而且在6年后就增加到近10000架,这种发展速度是令人震惊的。

而我们的飞机呢?还在心里,在图纸上,在一代代飞行员的梦里。

,梦终有成真的那一天。

于是,一代代航天人从设计、试制、试验到试飞,终于让我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代战斗机

最苦的时候,二三十年才能制造出一架飞机,几十万人只研制一个型号“歼-20”,大家却忙得信心十足,热火朝天。

什么也不用说,干就完了!

通过几代人七十年不断的努力,我们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到后来的弯道超车,到现在的同台竞技,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而这部电影展示的就是以张挺、雷宇为代表的试飞员,不断挑战人与机的极限,让我国的战斗机也能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是真飞机冲击你的视听感觉。

看着那一架架飞机鹰击长空,听着那战斗机的怒吼声震万里。你以为这些飞机都是模型吗?所有镜头都是特效吗?

错了!这些歼-16歼-10C等经典型号全部都是国产的真家伙,堪称我国空歼击机的“空中三剑客”。

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电影都可以满足你的各项需求,难怪不少视障人士也可以在电影院里满足心愿,这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

既然真飞机出场,那绝对不是作秀,很多完美的飞行特技,都是真实场景再现。

快慢结合的尾旋,高空大幅度的翻转,最大仰角的爬升,最大俯角的俯冲……

一个个惊险刺激的镜头,比坐过山车还过瘾。观众们看得目瞪口呆,忘记了交流,忘记了鼓掌,也忘记了自己……

直到镜头结束后才暗自长叹中国的试飞员真是太牛了!

电影真实地还原了我国航天事业这些年发展的艰辛和不易,曲折和光荣,让观众心中不由又增添了满满的敬佩和自豪之情。


02危险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试飞员。那么问题来了,试飞员和飞行员的区别是什么呢?原空歼-20首飞飞行员李刚给出了最恰当的答案。

试飞员他是个飞行员,但二者的工作性质不一样。

试飞员的工作性质像一个磨刀人,他要试飞飞机的各种边界,各种战术、技术、性能指标;而部队的飞行员则主要测试它的作战效力。

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为什么来试飞啊?”

“我要试出最好的飞机,让前线的兄弟们,敞开了飞!”

试飞员就像是古战场的先行者,用生命丈量飞机的极限,是在刀尖上跳舞的勇士。

因为每一次他们都是在挑战自我和飞机的极限,所以这个工作虽然藏在幕后却是十分危险的。有些特殊情况一旦发生,留给试飞员的时间多数都不超过两秒钟。

而正是这眨眼即逝的两秒钟决定着一个试飞员的命运。他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处乱不慌的心态,迅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行动,把操作变成一种生理本能,才有可能化险为夷。

几十年来,已有31名试飞员在飞行中不幸遇难,他们最小的还不到30岁,却把生命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也为更多飞行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当年作为歼-7首席试飞员黄炳新在试飞前,虽然很有信心,但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他提前交了党费,写了遗书,然后毅然决然地上了飞机。

当他最终平安归来后,家人打开了他的遗书,上面写满了作为试飞员的自豪和对祖国赤诚的爱,让在场人都破防泪奔。

黄炳新飞了36年,给空试飞了20000多架飞机,经历了30多次危险瞬间,但一次都没有选择跳伞

也正是因为有像他这样默默无闻“试刀人”,才有中国的“亮剑出鞘勇者胜”!

在电影里,王一博饰演的雷宇也在一次试飞中受伤,九一生的他捡了条命回来,走路却需要用拐,让年迈的父母看到后十分心疼。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雷宇最终也只能说“我不能不飞!”

无论是电影中,还是现实中,一代代试飞人都秉承着“人在飞机在,飞机的命比人更重要”的不变信念,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了更多飞行员的安全而勇于牺牲的精神,这才有了今天各类战斗机的翱翔长空,平安返航。

而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试飞员作为航天英雄的一面,也看到了他们生活中的另一面。

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懂柴米油盐,也食人间烟火,接地气的样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可是,一旦换上抗荷服,进入机舱,他们马上就换了另一副模样。

眼神充满了坚定,嘴角紧抿着自信,心胸洋溢着自豪。置个人生于度外,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试飞员的状态,心无旁骛,勇不可挡!

电影让这些幕后的试飞员走到台前,从不同的角度绽放他们的光,书写他们的传奇人生,讴歌他们的英雄事迹。

这不仅是艺术的魅力,更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长空之王!


03感动

《长空之王》虽然是事动作片,笑点与泪点兼具,全程无点,让人感动又激动,情不自禁地和影片中的人物共情不已。

电影中有许多动人的场景令人难忘,而这三个镜头也很有代表性。

第一个镜头是雷宇飞机出现事故后,他在最短的时间做出一系列紧急操作,并果断选择跳伞逃生。没有想到,降落伞却在半途中失去控制,他重重地摔在地上并被拖出近百米之远。

这一段生时速,让人惊心动魄,多少人不敢直视,多少人泪流满面,多少人攥着拳头为试飞员默默加油和祈祷……

第二个镜头是雷宇受伤后,父母对他的不同态度以及他的反应。

看着平时活蹦乱跳的儿子一下子拄了拐,当妈的怎么能不心如刀绞?她抱着儿子失声痛哭的瞬间,让多少人当场破防。

一家人好不容易坐在同一个餐桌上,可是气氛却是十分地凝重。

父亲的表现是怒斥“残废了你怎么飞?万一有一天……你想过***妈没有?你让她怎么活?”

这欲言又止的话,省略了太多的担忧和害怕,也暗藏了无法预测的危险和后果。所以,父亲转移话题,去刺儿子的软肋想让他放弃。

母亲的表现则是心疼“车坏在路上还能修一修,飞机在天上,坏了怎么办?”

而雷宇坐在餐桌前,一脸地冷静与坚定“我不能不飞!”

“儿子不孝,对不起!”望着父母相互搀扶着离去的背影,雷宇的心也是翻江倒海,但表面上还要云淡风轻。

他深知父母对他的爱与担心,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既然选择了试飞员的这条路,不到万不得已,他就不能止步!

不得不承认,王一博现在的演技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从《无名》到《长空之王》,他证明了自己不仅有小鲜肉的皮囊,更有好演员的潜力。

还有一个镜头,是饰演的教张挺曾对年轻一代试飞员说的一番肺腑之言,让人不由得深思。

“谁的命不是命啊?都是爹生娘养的,哪条命不珍贵!”

“性命加使命,才是我们的生命!”

在年轻人眼中,他是魔鬼教,但实际上他却充满了侠骨柔情。

他的考核越苛刻,训练越残酷,才能不断地磨炼试飞员的意志,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有更多求生的机会。也能发现飞机极限的性能,保证前方飞行员在作战时能无忧无虑,放手一搏。

都说严师出高徒,正是在张挺的带领和指挥下,年轻一代试飞员才能迅速成长,独立操控,成为真正在刀尖上自由跳舞的舞者!

作为老戏骨的胡,自带硬汉精神,和张挺的很多特点也是不谋而合的。而仔细看他的细节处理,从眼神到语气,从表情到动作,我们也可以看到张挺这个人物的多面性和饱满性,代入感十足。


写在

电影《长空之王》不仅感动了观众,也让无数航天英雄感慨万千。

看到影片中的情景仿佛昨日重现,他们不禁又回忆起自己和战友们当年一起驾驶着中国人自己研制出的战斗机,试飞苍穹,问鼎蓝天。

歼-8试飞英雄王昂曾自豪地说过“我在巴西也飞过,在意大利也飞过,当时我已经70岁了,照样飞特技!”

他的出色表演赢得了外国飞行员的惊叹和赞赏,没想到中国试飞员竟然如此的厉害,过去真是小看他们了!

用艺术展现英雄风采,用真实还原王者风范。

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试飞员的艰辛和执着、无私和无畏,让全世界都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逆袭发展大声喝彩!

或许,这就是《长空之王》最大的意义所在!

——END——

作者|碧琉璃

编辑|知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