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羊算不算六项世界之最(甘肃一个不起眼的小
站在博物馆门前,时光回到了数千年前;走进博物馆,历史的长河掀起了风浪。博物馆是保存古老文明的摇篮,是为我们开启了知识之门的一把钥匙,甚至是地球与自然之间的奥秘通道。
当你站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还是古生物的自然奥秘?
慢慢长河中,在文明还未来到之前,当世界还是一片蛮荒之时,在距今2400万年——520万年的晚中新世时,青藏高原还完全没有抬升,印度洋暖湿气流可以进入北部的临夏盆地,带来亚热带-暖温带气候环境, 这里湖泊星罗棋布,河流蜿蜒纵横,大地上草木茂盛,是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和政,“古动物化石之乡”,是甘肃临夏的一个小县城。古称宁河,在汉代以前,和政是西羌之地,汉属陇西郡大夏县。北魏属河州大夏县。唐宝应元年,河州(今临夏)被吐蕃占据,和政为吐蕃所辖。
在古丝绸之路传来叮当悦耳的驼铃声之前,在河西走廊未迎来佛教东传之前,这片原始、远古的大地已经十分活跃, 各种古生物在此繁衍生息。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大的巨鬣狗、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都在这里。
和政作为“古动物化石之乡”,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三趾马动物群化石产地、拥有世界上最早的第四纪披毛犀化石。
它所拥有的“六项世界之最”,令这个沉默了几千年的古老之城顿时闻名遐迩,震惊了世界。也许,它在旅游方面还不够热门,在经济方面还不够发达,在地理位置方面也不够便利,但在古动物圈,在地质圈,和政的名字尤其响亮。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和政旅游一定不能错过的地方。在我看来,宁可是错过了松鸣岩那样美丽、秀气的自然风光,也不能错过与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之间的碰撞。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各类古动物化石30000多件。以“和政四大古动物群化石展”和“和政四大古动物群生态复原展”为主,共展出四大动物群不期代表性的1500多件精品古动物化石。馆置身其中,犹如回到了2000多万年前。
(四大动物群分别是巨犀动物群、铲齿象动物群、三趾马动物群和真马动物群,是亚洲新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哺乳动物群)
很多人对于甘肃的印象是大漠、戈壁、漫天飞沙的黄土地。但你可知道,就这干旱的黄土高原和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的过渡区,在千万年前,亿万年前出现了哪些神秘物种?有的甚至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古脊椎动物化石博物,它无疑是史前生命大荟萃,充满了各种神秘莫测,令人对自然、对那些早已灭绝的古生物,抑或仍旧存在的动物产生了无限好奇与探索的欲望。
博物馆内的三趾马化石储存量和已采集的头骨化石标本数量均为欧亚大陆之首,超过了世界最著名的三趾马动物群产地皮克米和萨拉摩斯。
包括铲齿象动物化石不仅在我国而且在欧亚大陆上也是最丰富的,其数量也超过了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还拥有全球唯一一套铲齿象头骨发育系列标本,不论是规模还是化石标本,都令人震撼不已。
今天和大家主要分享三种古生物化石,均罕见,稀珍,甚至是打破常识牙齿像铲子一样的铲齿象、名字带“羊”,其实是牛科动物的和政羊、以为是狗,实际属于猫科的巨鬣狗。
牙齿像铲子一样的铲齿象
在距今2400万年至520万年的中新世纪,铲齿象在这里得以生存栖息。铲齿象的生存环境必须要有河,有湖,水草丰盛,气候良好。世界上第一具完整的铲齿象化石发现于中国宁夏的中新世地层中。
铲齿象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区域与今天的大象很不同。今天的大象属于完全的陆生动物,主要利用下颌和鼻子配合吃树叶之类的食物。而铲齿象是生活在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旁边的动物,它们主要依赖水生植物和半水生植物为食。
,很多人都以为铲齿象是生活在草原的沼泽地区,但实际上它在比较干旱的西北地区也十分活跃。如此可见,铲齿象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生存模式,直到400万年前的上新世全部灭绝。
灭绝原因有很多,根据生物考古和地质考古发现,铲齿象的灭绝主要有同类竞争和环境变化。
名字带“羊”,其实是牛科动物的和政羊
除了铲齿象,博物馆的另一种古动物化石,让我感到十分震惊。
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它的身份十分特殊,其意义和价值无可估计,是目前最能代表和政的古动物之一。
和政羊并非是羊,虽然甘肃的羊肉非常美味,但实际上它属于一种牛科动物,生存环境属于晚中新世。和政羊在个体大小和体态上与现生的羊很接近,但它是麝牛类早期的祖先类型。
和政羊的发现,表明麝牛这类动物的起源地应该是在亚洲,后来才通过白令陆桥迁徙至北美的。 虽然不知道这种牛科动物为何取名为“羊”(和政二字很好理解),但不少人见到其化石和复原的样子,都误认为是羊。我第一次听闻“和政羊”,也以为它是羊。
和政羊,是以和政县名而命名的物种,目前仅存于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内。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哺乳动物化石收藏中的一个重要空白,还为研究我国新生代晚期第三纪古地理气候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以为是狗,实际属于猫科的巨鬣狗
谈到已灭绝的巨兽、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恐龙类生物,这跟长久以来的各种以恐龙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连番轰炸的结果有关。相比之下,巨鬣狗这种中新世巨兽却鲜少被人提及。
巨鬣狗是一类已庞大而可怕的食肉动物,很多人以为巨鬣狗是狗,但实际上它并不属于犬科,而与猫形类动物的关系更近。巨鬣狗纵横驰骋,霸道程度仅次于狮群。
它是1903年瑞典古生物学家舒尔塞,根据在中国西北发现的一些产地不明的头骨建立的鬣狗新种。后来在亚欧大陆及北非,在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等地都曾发现大量此生物化石。据发现的化石推算,巨鬣狗身体形庞大,体重大,甚至是超过今天的非洲雄狮。
很多人说,如果巨鬣狗没灭绝,那么今天的游客去非洲旅游就不是看狮子大象,而是巨鬣狗。我们今天在纪录片、电影或大草原上看到的鬣狗,可以说是巨鬣狗的“后代”,巨鬣狗是它们的祖先。突然,有点好奇巨鬣狗的长相是否猥琐,是否也喜欢背后攻击呢?
和政所发现的巨鬣狗是食肉目中最大的食肉动物,它的头骨看上去像铁锤一样粗壮而有力。它拥有一对像匕首一样的巨大犬齿。在它的面前,剑齿虎的张牙舞爪似乎显得有心无力,这家伙要是没灭绝,估计要争霸整个动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