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注音版最新*(在73岁老人的直*间,3800万
来源央视网
“今天我们来学复韵母ai、ei、iu……”
每天晚上八点半,吃过晚饭,73岁的杨维云支起手机,站在黑板前,拿着教棍,开始一晚的直。
她的直间,安安静静的,没有热闹的卖货,没有卖力的唱跳,只有拼音和汉字。教人学拼音、学认字是老教师杨维云过去50年最熟悉的事。
杨维云老师直截图
来源抖音用户@喜洋洋拼音课堂
不过,这次她的学生们有些特殊——大多都是不识字的成年人。像这样自发组织的“成人识字”直间,短平台上还有很多,粉丝从一万到几十万不等。
来源抖音截图
通过这些直间,中国“文盲”群体的困窘与努力,正在被更多人看见。
“隐藏”在直间里的成年人
杨维云来自安徽淮南,曾在安徽宿州某小学担任语文老师,长达30年。后来,她又做了20年的幼儿园园长。“我教了一辈子语文,几十年都在和拼音打交道。”
退休后,杨维云总还想着做点什么。喜欢体验新鲜事物的她,玩起了短平台,从自己最拿手的拼音着手,做起了直。
2021年5月,杨维云的“喜洋洋直间课堂”开。授课地点就在家里,一人一黑板一教棍,深红色的窗帘一拉,一个小课堂就搭成了。每次上课,杨维云都将一头白发梳得精神,穿得端庄“有老师样”。
来源抖音用户@喜洋洋拼音课堂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她原本定位的受众是学龄儿童,“我孙子喜欢看喜羊羊动画片,这个名字一定能赢得孩子们的喜欢。”
但她渐渐发现,在这个“学龄儿童”直间里,“躲藏”着很多不识字的成年人。
她的评论区里,有不少这样的留言“老师,我今年50岁了,现在学认字还来得及吗?”“我70岁都学会了。”“我以前没念过书,跟着老师学会很多字了。”
杨维云评论
来源抖音用户@喜洋洋拼音课堂
“我也是偶然发现直间里还有很多不识字的成年人。他们错过了上学的年纪,因为不识字,一直生活在自卑和困顿中,他们才是真正要识字的群体,我想给这些成年人一个新的起点。”于是,她在直中增加了一项内容——“成年人零基础学拼音识字”。
杨维云的直课程刚开始每晚一场,后来增加到每天九点和晚上八点半各一场,最晚会到晚上十一点多,一年多来,风雨无阻。观看人数也从一年前的个位数,慢慢上升到数万位。
在短平台上,像杨维云这样自发“扫盲”的老师还有不少,其中大多数都有过多年的教培经验,也有个别博主是非科班出身。今年35岁的瑞芬,便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只因两年前运营自媒体时,偶然发现有很多成年粉丝不识字,在去年3月开始无偿教学,目前学员已累计超过10万人。
来源抖音用户@瑞芬(识字)
“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年/月/日/时……”这些普通人认为再简单不过的汉字,却是老师们需要反反复复教学、练习、抽查的内容。“很多学生基础很差,几乎不认识字,需要从最基础的汉字,一个一个教起。”
“现在还有不识字的人吗?”
今年45岁的杨红是成人识字班的学员之一。她出生于四川农村,因为小时候家中重男轻女,没有上过学。结婚后的她,跟随丈夫来到城里打工。
因为不识字,她的城市生活并不顺畅。“出门后就跟睁眼瞎一样,没人领着时,哪也去不了,什么也不知道。”
杨红去超市买洗发液时,看不懂是什么味道,碍于面子,不敢去问导购,只能凑到瓶盖处使劲闻;孩子上幼儿园需要填表时,她只能麻烦老师写好后,再照着誊抄下来;坐公交车时,不会用导航软件,她只好拿着写好换乘路线的纸条,边走边向旁边的人确认。为了避免尴尬,她很少与别人交流,也没能在城里找到工作。
在义务制教育普及的今天,“文盲”这个词听起来仿佛很遥远,但数据告诉我们,不识字的困窘,绝不只是杨红一个人的遭遇。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不识字的成年人一共3800万,这个群体里女性占比达75%。
有老人看不懂品名称,只能拿着“心”形卡片去店买
来源抖音用户@大象新闻
有人第一次坐高铁,怕坐错车而吓得满头大汗
来源抖音用户@长江说法
有人考驾照,科目二科目三练得特别熟,但科目一和科目四无论如何都考不过
来源抖音用户@烟台高速交警龙口大队
还有很多人因为不识字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后也总被解雇
来源抖音用户@阜阳新闻综合频道
学习识字为他们带来了切实的变化,就像一步步解除“封印”一样,慢慢地,他们可以更从容、更自如地开展生活。据程杰老师介绍,大部分学员在半年之内可以掌握1500-2000个字,相当于小学毕业水平,基本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来源抖音用户@魏老师(成人拼音识字)
有人用一笔一画写出了自己的名字;有人独自去银行办理了业务,顺利地确认了所有信息,“只有自己敢去银行了,他们挣的钱才能自己处理,否则只能全部交由别人”;有人学会了网购,终于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人尝试用汉字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在评论区打出“谢谢你,老师”。
“除了‘生命’,‘命’的另一个常用词是‘命运’。命是与生俱来的,运却是可以改变的,取决于你自己。”
正如许薇老师在直中所说的,虽然这部分人暂时被落下,但只要你想要改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直间里再出发
1952年的“扫盲运动”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在庆祝建25周年的全国运动会赛场上,起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先跑。
来源纪录片《国家相册》
这样的设计本意是为了提高当时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但却呈现出一个深刻的隐喻——识字就是起跑线。
通过识字,人们可以顺畅地阅读、可以在网络发声、可以自在地出行,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而不识字的人,往往被限制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举步维艰,甚至“文盲”这个词都被赋予了讥讽和嘲笑的意味。
,很多时候,教育的缺失并非这部分人的主动选择,而是无奈的结果。年少时,他们可能因为家庭拮据,或是受“上学没用”等落后观念的影响,未能正常完成学业。
学员的课后练习作业
来源抖音用户@田田老师(拼音识字)
如今,在一个个深夜里的直间里,一个个亮起的手机屏幕前,这些“牙牙学语”的成年人让人们看到只要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心,什么时候“出发”都不算晚。
壬寅年 十月廿八
2022-11-21
吉尼斯世界纪录
- S.H.E.遭疯狂男人现场拆台吓呆了 Selina保护林宥嘉
- 林熙蕾老公送爱玛仕林熙蕾的个人资料 林熙蕾
- 连姆·尼森冷血追击9月上映_父爱深沉热血复仇故
- 单眼皮眼线液的画法
- 千古之谜:埃及艳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呼和浩特陈兴国:他的故事与影响力如何
- 李斯羽现在男友?2025-06-12这一天的快乐大本营
- 荒艺术表现方式解读:内涵外延概览与理解角度
- 京东员工纷纷离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 琼瑶电影燃烧吧火鸟
- 艾尔之光私服,如何安全进入并体验游戏
- 北京电子产品采购批发指南
- 世界上最大的猴科动物-山魈(外形奇特的它们身长
-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瞬间你错过了吗
- 马勒戈壁第一季:如何未知世界的神秘魅力
- 中山市镇:生活指南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