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世界之最(好“色”无用?实乃人之性、艺之幸
人“性”如何,大抵与社会环境有关。食不果腹的年代,人人为一口大锅饭共同努力,那时的生活虽然单调,目标却十分明确。到了现代,物质生活基本满足,思想却开始不安寂寞,人们想要更多,追求极致的效益和有用,却似乎将自己置于更加荒芜和空荡的境地之中。
与此不同,我眼前的这四位深圳本土艺术家,执此不少人所有的“无用”之念,浸泡在橙蓝粉绿的世界里数十年之久,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这个年代,充斥着追求消费、金钱和权利的拜金主义,它并非横空出世,一部分原因在于,那些稚嫩青涩的理想在离开象牙塔后,遭受了社会毒打的冷落和失意。似乎拥有金钱才是唯一,似乎拥有地位名声,才称得上是有用的人生?,何谓有用,何谓无用,并不能单以“利益”来衡量。
无用,意味着没有意义,但如果将意义的范围扩大化,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无用”之事,往往才是大用。
天地生于无极之中,至渺小也;人生于天地之中,又渺小之至也。人类总是自视甚高,以为能征服所有,殊不知在天地之间,人之于蝼蚁草木并无太大不同,纵使登顶高峰一览众山小,也无法改变、拥有它的一丝一毫,唯独能证明有人类来过的痕迹。
随着年纪增长,所见所闻愈加丰富,知晓天地之大,山河之辽阔,对世界心怀敬畏,在接纳自我渺小的,也开始重新审视个体存在之意义;那些不被世俗认可的决定和方向,那些看似无用、毫无经济价值的琐碎事物,往往却能给个体的生活带来许多无法衡量的帮助与滋养。
诸如艺术,这个词由人类所创造,涵盖了从古至今、从物质到心灵,所有美好、深刻的情感与美学表达。
艺术在人类中的评价褒贬不一,“没钱谈什么艺术”“艺术挣不了钱”,这些想法,其实是将艺术冒然地架于世俗的金钱标杆之上加以审判,殊不知,艺术本就不是金钱的产物,在灯光之外的世界角落,许多的艺术之芽早已长成无数粗壮的绿荫大树。
艺术没有门槛,更没有绝对的价值标准,艺术在不同人的心里撩动着独一无二的情思体悟,这些感受体现在无数个生活里,相互交织形成了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包容差异的完整世界。
艺术,看似无用,实为大用。一座宏伟的场馆,是物质体现上的有用,而作为装饰艺术存在的雕栏、壁画,以及里头藏有的艺术品雕塑、经书、字画等等,则让它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有用。艺术应是美学与灵性的化身,人类对艺术的追求,也是对人之本性、对灵魂归处的探索与渴望。
谈论艺术,我们不如抛却“价格”这等市场所赋予的有用价值,听听真实艺术家们的真心表达,看看他们认为的艺术,到底有用在哪?
@艺术家张岚芊
我投身当代艺术数十年,艺术早已与生活血肉相融。几十年的光阴,我在不停的对话与碰撞中建构起自己的艺术理想,并将这种“理想”以策划“同构”当代艺术展的形式来尽情呈现。
“同构”是事物联结的根基,无论是异质同构还是同质异象,我和我的团队已经策划进行的这两季“同构”展,经受了疫情的考验,更拟展了对当代艺术的认知。
通过展览,无论是我个人,还是其他参展艺术家们,都在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艺术、对生活、对世界的呐喊与深情。一切在于艺术,一切都在言说。
@艺术家徐赓良
对生活来说,绘画艺术是一种正向循环的能量补给。通过深圳艺促会与仓颉通文化联手策划的“同构”“春语”展,我们不断地将这种当代性“能量”予以发散。
是创作,有了独特体验的艺术作品,然后用展览的形式来将自己的艺术感悟展示在大众面前,这个过程让我感受到艺术无用之“用”的无限能量。
从中我发现,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创作技巧,对传统媒介有一些掌握的时候,就会更加鼓励自己,更多地去摒弃以前的一些不适合的观念和那些过于熟悉的技巧,大胆创新,去探索一些未来的更大的可能性,深度地去了解自己与当下之间碰撞后的内心需求,然后,再来面对传统水墨,重新出发。
@艺术家王玉波
作为深圳艺促会的重要一份子,我既是“同构”“春语”展的策划者之一,更是每一个展览的积极参与者。我深刻地意识到,作品只要在观者面前接受到了评判,就一定会驱散所谓“无用”的烟雾,展露出高贵之“用”。
我的作品,试图用密集的点和线的无序组合赋予新的表现空间和想象维度,用自己的时差和感觉去驰骋物象、驾驭灵感,当我们走进细看作品时,芸芸众生繁杂迷乱,退一步观看又是别样观感。
广袤无垠,思接千载;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也许这就是艺术作品的魔力所在吧。
@艺术家曾风
作为一名独立的自由艺术家,我是“同构”“春语”展的忠实在场者和受益者。从创作到欣赏,从群展到个展,我充分享受色彩带给我的愉悦和成就,我个人的艺术体验得到飞升。
在我的词典里,粉色代表女性,代表可爱、甜美、温柔、纯真、青春、爱恋、和平……粉色散发出一种糖果的气息,它也是褪去激情的红色,通过调和、变淡让我们感到开心但又未达到狂喜的状态,与“我画只画七分,三分留白”的理念定位契合。
粉色是世界最温柔的、幸福的色彩。即便艺术世界是多彩色的,粉色在我这里有着独一份的偏爱和意义。艺术不就是如此,在其中找到自己真实所爱的、所需要的,接纳艺术,也是接纳自我的过程。
我们都曾拥有过一支笔,它的物质价值往往不足十元,但由它写出的一首诗、画出的一幅画,却能延伸出数以百倍、千倍的精神力量,带给我们当下的愉悦和多年后回望的温柔与感动。
艺术永远为所有人敞开,它藏着人们对于生命、自然最原始和本真的喜爱。艺术大用的关键,不在于玩的内容是什么,也不在于如何玩,艺术的魅力,在于无论是谁、无论在哪、无论什么年纪什么身份,都能尽情贴近艺术本身、享受艺术的自由。
· The end ·
新展推介——
吉尼斯世界纪录
- S.H.E.遭疯狂男人现场拆台吓呆了 Selina保护林宥嘉
- 林熙蕾老公送爱玛仕林熙蕾的个人资料 林熙蕾
- 连姆·尼森冷血追击9月上映_父爱深沉热血复仇故
- 单眼皮眼线液的画法
- 千古之谜:埃及艳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呼和浩特陈兴国:他的故事与影响力如何
- 李斯羽现在男友?2025-06-12这一天的快乐大本营
- 荒艺术表现方式解读:内涵外延概览与理解角度
- 京东员工纷纷离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 琼瑶电影燃烧吧火鸟
- 艾尔之光私服,如何安全进入并体验游戏
- 北京电子产品采购批发指南
- 世界上最大的猴科动物-山魈(外形奇特的它们身长
-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瞬间你错过了吗
- 马勒戈壁第一季:如何未知世界的神秘魅力
- 中山市镇:生活指南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