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难度世界之最(让外国人惊艳的伟大工程,深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的标志性、控制性工程。站在附近的半山腰上,可以看到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在郑州西部摆动了一下腰身,浩荡东去。而在此,长江水和黄河亦“握手”,穿越了万古黄河。
穿黄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的南岸输送到黄河的北岸,再向黄河以北的地区供水,在水量比较充沛的时候可以向黄河来补水。
穿黄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中投资比较大、施工难度最大、交易规模最大的一个控制工期的建筑物,而且是国内用盾构的方式来穿越黄河。
穿黄工程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之后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一期工程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
在黄河的河床下深约40多米处,有两个直径均为7米的隧洞,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通过这两个隧洞“南水”通过隧洞继续北上。
为增加输水的安全性,穿黄隧洞设计为双洞结构,根据黄河的流向,上、下游平行布置,两洞中心线相距28米。图为一名工人在穿黄隧洞内切割钢筋。
穿黄工程的隧道,与公路、铁路等隧洞不同,穿黄隧洞为输水洞,既要考虑隧洞外部的黄河水和土层压力,还必须考虑洞内水流的压力,图为工人在穿黄隧洞内施工。
隧洞实行的是双层衬砌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国内外均属先例,也是国内首例用盾构方式穿越黄河的工程。,穿黄工程的抗震能力可达到8级,按黄河300年一遇洪水设计,按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穿黄工程还承担着多项“职能”,如果黄河出现旱情,汉江水也将通过退水洞注入黄河,“支援”黄河,实现交汇。或者水量过多时,汉江水通过退水洞排进黄河,为泄洪分担微薄之力,实现江水河水共一色。
图为2014年2月22日,南水北调中线穿越黄河工程两条隧洞开始充水试验,2014年6月开展全线充水试验,穿黄工程的抗震能力可达到8级。
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河南省加快水厂建设,工程供水范围日渐扩大,供水量与日俱增。截至2021年12月10日,全省累计供水22.025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1800万人。
吉尼斯世界纪录
- S.H.E.遭疯狂男人现场拆台吓呆了 Selina保护林宥嘉
- 林熙蕾老公送爱玛仕林熙蕾的个人资料 林熙蕾
- 连姆·尼森冷血追击9月上映_父爱深沉热血复仇故
- 单眼皮眼线液的画法
- 千古之谜:埃及艳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呼和浩特陈兴国:他的故事与影响力如何
- 李斯羽现在男友?2025-06-12这一天的快乐大本营
- 荒艺术表现方式解读:内涵外延概览与理解角度
- 京东员工纷纷离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 琼瑶电影燃烧吧火鸟
- 艾尔之光私服,如何安全进入并体验游戏
- 北京电子产品采购批发指南
- 世界上最大的猴科动物-山魈(外形奇特的它们身长
-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瞬间你错过了吗
- 马勒戈壁第一季:如何未知世界的神秘魅力
- 中山市镇:生活指南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