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尼斯记录变味了(扬州炒饭让吉尼斯“变味”吉
CFP供图
近日,吉尼斯纪录在中国引发争议,一份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的4192公斤“最大份扬州炒饭”,曝出被当作垃圾运走,吉尼斯世界纪录方26日宣布因存在浪费食物情况,该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无效。
此前,最多人洗脚、打麻将、在床上吃早餐申请吉尼斯纪录,已经引发诸多争议。吉尼斯变味了吗?它的本意是什么?如何看待吉尼斯的娱乐化?且看本期头条。
变味吉尼斯洗洗睡吧
“扬州炒饭”有多大份,主办者的脑子就进了多少水。先搞什么“炒饭标准”,大概准备上“炒饭流水线”,又创什么“最大份炒饭”吉尼斯纪录,准备在热炒扬州的炉灶上再添一把火,结果却是“老猫烧须”,搬起“炒锅”砸自己的脚。吉尼斯纪录在中国完美演绎“钱多人傻”之桥段。
别人创造吉尼斯纪录讲创意、图好玩,我们一味求大全、拼人气,钱不多怎么行?什么“最大份炒饭”“世界最大月饼”“超级剁椒鱼头”“百万人同练太极”等纪录,没钱哪能成事?要摆在三十多年前,吃个饱饭都不行,大家辘辘饥肠、面有菜色,哪有能力一次弄来数千公斤的粮食来糟蹋?“钱多”只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世界首富盖茨,也不见他花几个亿去弄个什么吉尼斯纪录玩玩?“人傻”才是必要条件,钱多烧坏脑,出现幻觉,才会对吉尼斯趋之若鹜。
就说“最大份炒饭”,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你们炒了4000多公斤的饭破了纪录,别人多炒1公斤,你们的纪录就破了,数以十万元计的钱就打水漂了。,前提是,别人的脑残级数更高。一幅国外讽刺漫画一名男子到专利局,声称他发明了一种打火十万次不用的火机。画面上,大家一脸惊喜,以为是什么重大发明,只见他背了一个偌大气瓶,所谓的“专利火机”,就连接在大气瓶上!那些一味用简单加法,以数量多、体积大、人数众而创造的吉尼斯纪录,像以“世界最大”冠名的纪录,不都这样吗?
吉尼斯纪录从异邦舶来,在吾国吾土落地生根,结果繁花似锦,很大程度上因为口味相投、基因重叠。一是宏大叙事,追求高而大、大而全、全而齐的审美体验。城要最大的,楼要最高的,人要最多的,车要最快的……破纪录也要从大处着眼,数量着手。二是显阔。你们弄一个2吨的披萨创纪录,我搞一个5吨的破你纪录,谁叫咱现在有钱,不比你穷。三是无脑营销,一些人还以为吉尼斯纪录是诺贝尔奖,只要搭上这班快车即可名扬天下,名利双收。孰料,一些无底线、无节操纪录反而引来骂名,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像“最大份炒饭”,就给公众“叭叽”贴了一块“不道德”标签,吓得扬州赶紧“补妆”。四是创意萎靡,创纪录不用脑子,你创了什么纪录,我比你多一点就是了。通俗易懂,简单适用,非常适合创新“肌无力”者。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是出自个人爱好,且有能力挑战吉尼斯纪录,你尽管去挑战好了,就像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娱人娱己,说不定还挺励志。再就是纯粹商业行为,商业机构将创造吉尼斯纪录当作一次营销,你爱咋整就咋整,只要不触及法律底线、商业行规,不违反公序良俗,公众管不着。但要是政府埋单,用纳税人的钱去玩,此举不可取,此风不可长。事实上,许多地方创造吉尼斯纪录时都可以看到行政部门忙前忙后的身影,“最大份炒饭”就挂了当地旅游局招牌。地方政府“帮闲”,也不止扬州一地。
在一个坑上摔倒一次,那是不小心;摔倒两次,或是不长记性;摔倒三次以上,就是没脑子。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缺乏挑战性与创新价值,越来越陷入“拼钱”“拼人”的吉尼斯纪录,饱受公众诟,为什么一些人一直装作听不见?没有经济价值,更没有民生意义,徒留笑柄与骂名,我看,这样的吉尼斯纪录不要也罢。尤其是行政部门,该清醒时要清醒,当矜持处且矜持,不要瞎掺和。(连海平)
发现吉尼斯
娱乐即最大价值
被爆浪费粮食的扬州“最大份炒饭”,在申请吉尼斯纪录时被组委会宣布无效,这场吉尼斯闹剧,也算是有了众人都能接受的结局。不过,吉尼斯引发的讨论还在持续,不少评论认为,类似“扬州炒饭”这样糟蹋粮食的吉尼斯申请,早该喊停了。有人还了过去几年吉尼斯在中国的申请捷径——要么砸钱要么堆人。吉尼斯在中国,越来越背离“挑战自我”的本意,而不断滑往无聊、无意义的深渊。
过去这些年,一些吉尼斯申请确实太浮躁功利,甚至有过度娱乐化之嫌,比如上万人洗脚打麻将,实在不知道挑战体现在哪里,倒是申请方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但据此就认为吉尼斯申请该喊停,同样难以站得住脚。一方面,吉尼斯的本意就不在实用性和意义性,而是突出记录价值,申请者收获挑战成功的,见证者获得视觉上的喜感,娱乐性是吉尼斯与生俱来的东西,也是这个纪录自诞生起至今200多年来持续受到欢迎的原因。娱乐是人类在繁忙的意义追寻之余,调剂和放松的最好方式,所以吉尼斯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受到欢迎,正是因为娱乐不分疆界。
娱乐就是吉尼斯的最大价值,这种价值的力量不容小觑。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曾提出过著名的“狂欢理论”,即像吉尼斯这样带有节庆味道的狂欢活动,是平时大家对权威、权力、教条充满屈从、崇敬与恐惧的一次颠覆,打破财产、门第、等级、年龄、身份、性别的区分与界限,使人们获得战胜恐惧的力量,获得抗拒压迫的勇气。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疾,也免不了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要唤起战胜这些苦难的勇气,需要吉尼斯这样展示我们挑战极限的力量的活动。
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事物都呈现出意义性,很多事情无任何实用性可言,它无法满足权力的渴求、金钱的欲望,更不可能带来现实生活的改变,比如小孩子玩泥巴、大人发呆;又如国外一些无厘头的节日,如西班牙布尼奥尔镇的番茄节、百慕大短裤节、美国普林斯顿市的撒节等,互相扔几吨番茄、穿着短裤上班工作、到大街上肆意撒,确实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番茄用来炒面多好)、环境污染(被洗过的街道味道该有多浓)。听上去如此无意义、无实用价值的节庆方式,当地人一直保持到了到今天,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参与。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一定都要有“高大上”的意义。
申请到了吉尼斯纪录,并不一定能带来实质上的意义,譬如去年明星鹿晗的个人微博单条评论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对于人气已经爆棚的鹿晗而言,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荣誉而已。所以,我们既不要过度放大吉尼斯的宣传意义,那样会造成哗众取宠,比如一些政府部门动辄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搞“人海战术”“钱海战术”,最终虽然申请了吉尼斯纪录,但不一定能收获价值相当的品牌宣传;也不要过度贬低吉尼斯本身的娱乐价值,通过非生产性活动所带来的身心放松,如禅修、发呆、看跑男等,普通百姓喜欢,还可以是社会稳定的平衡器。所以,耗费公用资源甚至造成严重浪费的变味吉尼斯申请,确实可以休矣,但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不挑战公序良俗的吉尼斯申请,即便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依然值得鼓励。(唐金凤)
吉尼斯本意
挑战极限自我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吉尼斯世界纪录”就开始普遍被我国观众所熟知,这还得归功于当时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引进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集锦》,节目以猎奇取胜,集世界上最好、最美、最奇特、最好玩的事物,节目捕获了无数中国观众的眼球,不少人为之震惊和拍手称快。
作为一名“80后”,我在童年时代曾拥有一本《吉尼斯世界纪录》,那感觉就如同获得一本百科宝典一样。我的这本宝书在小伙伴之间来回传看,书中那些突破想象力、“超越”自然规律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精彩挑战的真实案例,让年幼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所以受到全世界人们的追捧,还是因为它倡导“挑战人类极限、超越自我”的精神。它可以满足人类的“天性”。鼓励人们不断战胜自己,挑战自己的极限,迸发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自我的不断进步。众所周知,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方面鼓励个人依靠天赋、兴趣、持之以恒的坚持、长期实践出的技巧等来挑战个人极限;比如成龙就是凭四十年如一日的搏命动作,获颁“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员”以及“一部影片中身兼职务最多的电影人”,表彰的是其持之以恒的坚持。吉尼斯世界纪录还鼓励挑战团队能够依靠团结、协作、纪律、长期训练来挑战团队极限,中国乒乓球队就曾“获乒乓球男子团体世界冠次数最多的队”、“获乒乓球女子团体世界冠次数最多的队”。
,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满足大家“想做又做不到,想做又不敢做”、喜欢猎奇冒险的内心需求。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标语是“Officially Amazing”,就是说吉尼斯纪录挑战的是要令人惊奇的(事情),世界各地各种离奇古怪、疯狂叫绝、难以想象的挑战,刚好能让观众亲临其境。
在西方,吉尼斯世界纪录还作为一种娱乐性消遣,玩得就是有趣、有惊奇、有心跳,能吸引更多眼球,才能让参与者更有期待,吉尼斯慢慢成为全民同乐一项活动。
(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