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丝绸西路(沈阳最历史的街道,堪称城市
每天一篇盛京传奇
回顾沈阳屡次兴盛的缘起
梳理城市福运的走向
现在起,就跟随我们的故事
一同行走在沈阳波澜壮阔的时空中
领略它的无限魅力
无限前程·····
1位于广场西侧的“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行”,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工商银行;位于广场东北的“朝鲜银行奉天支行”,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改为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现为华夏银行使用;位于广场北侧的“三井洋行大楼”,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为沈空司令部、警备区司令部,1962年为辽宁省电子局,现为招商银行中山支行;位于广场东侧的“东洋拓植会社奉天支店”,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沈阳市总工会的办公楼;位于广场东侧的“奉天警察署”,沈阳解放后为沈阳市公安局所用。
◆1945年日本投降后,秋林公司被苏联政府接管,1953年7月,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苏联将秋林公司沈阳分公司转售给中国。
再看紧密连接广场的这条路,“浪速通”的名字要丢弃,1945年日本投降后,“浪速通”和五纬路即合称中山路。1951年,又打通了三经街至小西路的路段,取名为中山路延长。1957年,取消了中山路延长的称呼,将其并路统称“中山路”。以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反帝反封的孙中山的名字来命名这条街道,彰显新旧两重天之意,可谓名得其所。
◆夜色中的中山路,幽深而厚重
几十年过去了,中山路从沈阳站到中山广场一线始终是商业重地、时尚前沿,更是奢侈品的“集散地”。不过,这段路上商业年轮最丰富、最完整、最久远的,恐怕还属秋林公司。位于中山路90号的“秋林公司”,沈阳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开创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当年白俄罗斯商人伊万.雅科夫列维奇.秋林出资在沈阳城内中街鼓楼北,创办了沈阳秋林洋行,经营呢绒绸缎、服装鞋帽、烟酒食品和日用百货商品,货源主要来自设在哈尔滨的秋林总公司从欧美以及俄国进口的商品。
1923年,秋林洋行通过向英国汇丰银行贷款在南泥洼处(即和平区中山路现址)建新楼,并于1925年新楼建成后将秋林洋行迁入。“九一八”事变后,日商垄断了沈阳市场,沈阳秋林洋行经营活动日趋衰落,1933年,该洋行因无力偿还英国汇丰银行的建筑贷款,而被汇丰银行接管,重组后称秋林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2从中山广场向东到和平大街的一段中山路,近几十年来静静地伫立那里,时光似乎在此停留了,没留下多少时代冲刷的痕迹,在周围越发现代化的景致中,这里似乎跟不上城市前行的脚步。
这一段路旁的欧式古建筑很多,但因为在历史不够知名,一直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电表上落着厚厚的污泥,大多数房子都已出租,真正居住于此的老户几乎不可见。每栋建筑有着怎样值得记录的历史,这里的岁月有着怎样激荡人心的记忆,没人关心,也无人在意。“这里不像辽宁宾馆,那里住的都是名人,这里没有名人来过,所以也没有让人记得的历史。”一位老住户如是说。
◆中山路中西杂糅的建筑风格,常令游客乐而忘返。
从和平大街到小西路的一段中山路,虽不乏老建筑,但更多的是近年来新建的高层建筑。不过,这一段路,使中山路可以连通中街、小东路等,成了一条从沈阳站到沈阳老城的东西向捷径。
如果将中山路比做一条长龙,龙头就是从沈阳站到中山广场一段。这里汇集了几十座欧洲古典样式建筑,巴洛克式、维多利亚式、罗马式等多种艺术风格均可在这里觅得踪迹,中西杂糅的街道,对游客极具感召力。
◆如今沈阳市正着力挖掘中山路上“老建筑”的内涵,重点打造欧陆风情。
龙身是中山广场以东的千余米,这块寂寞之地经过沈阳市和平区的数载改造,本着现有建筑形态修旧如旧原则,恢复了老欧式建筑的原貌,充分挖掘中山路上“老建筑”内涵,加之餐饮、休闲场所在此间拓展,这里已焕发出沉潜已久的活力。
从和平大街到小西路的“龙尾”一段,也已被沈阳地方条例按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洗尽铅华处,更能让人领略淳厚的城市味道。
全长3600米的中山路不算长,却是近代建筑与现代繁华交织,欧陆风格与都市风情叠加,每走一步都有不一般的风景。何处追寻沈阳独特的城市韵味?中山路正是集大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