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中国之最(长治: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红色文化
太行八路抗战纪念馆
八路总部旧址王家峪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崖洞保卫战遗址
全国廉政教育基地西沟展览馆
传承弘扬太行精神。图为国内首部红色浸入式实景体验剧《太行山上》
全国干部培训基地——太行干部学院
“烽火太行·抗战脊梁”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在中国历史的坐标系中,太行山永远是一座高耸的丰碑。
巍巍太行,绵延八百里,像一道屏障,撑起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趣怪网希望;像一条巨龙,挺起了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
在太行山的中段,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这里,在抗战的烽火中淬炼成钢;这里,在艰苦的岁月中玉汝于成;这里,在开放的大潮中逐浪前行。红色文化成为这里最厚重的底色,太行精神成为这里最夺目的光彩。
这就是长治。
长治是一片红色的沃土。从八路挺进太行山,到百万雄师出太行;从全民族抗战,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长治这片土地上始终奏响着民族的最强音。作为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这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各类革命文物、历史遗存和纪念地遍布全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占据了全省总数的近1/4,其中,省级红色文化遗址占据了全省总数的近1/3,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深厚的红色文化土壤,凝聚了这片土地近百年来的历史荣光,也寄托了300多万老区人民让这片土地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的豪情壮志。
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座红色的殿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研学者和广大的青少年。他们在这片红色沃土上追寻革命先烈的光辉足迹,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深刻感悟太行精神,赓续红色文化,激发革命斗志,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8年抗战 铸就英雄长治
太行巍巍,漳河滔滔,忠魂永在,浩气长存。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面临生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建立太行、太岳根据地,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搏斗,在太行山上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民族赞歌。
在长达8年的艰苦抗战中,八路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先后在长治地区的沁县小东岭村、襄垣县苏村、屯留县故县镇、潞城县北村、武乡县砖壁、王家峪等地驻扎,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建立抗日根据地,带领八路和老区人民同仇敌忾、浴奋战,筑起了抗日救国的铜墙铁壁,培育和铸就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太行精神。长治这片英雄的土地从此烙上了鲜明的红色印记。
8年抗战,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民团结,万众一心,以“小米加”抗击凶恶疯狂的侵略者,与日开展了神头岭之战、长乐滩之战、关家垴之战、黄崖洞保卫战、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等诸多著名战斗和战役,创造了地雷战、窑洞战、急袭战、伏击战、围困战、破袭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意志,打出了百万大出太行的威武。
8年抗战,根据地抗日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面战斗,一面生产,成为华北敌后重要的抗日堡垒。当时只有136万人口的长治地区,共筹粮1亿多公斤,9万多人参参战,45万民工支前,2万多烈士为国捐躯,2.5万多名干部告别家乡南下北上。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住过八路,户户出过子弟兵”。
8年抗战,根据地事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黄崖洞兵工厂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最具现代化的兵工厂。长治也成为新中国兵器工业的摇篮和事工业的基地。
8年抗战,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承载起全民抗战的趣怪网希望,支撑了中国敌后抗战的战略全局,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谱写了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由此,长治也成为一片红色的沃土,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
上党战役 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
1945年8月下旬,正当毛大大赴重庆谈判之际,山西的国民党3万余人进犯长治地区,占领了长治地区的5个县城,妄图巩固山西,控制华北。我党领导的晋冀鲁豫区按照党中央“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集中太行、太岳根据地的部队,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
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与国民党队的第一仗,也是我所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这一仗,加强了我党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鼓舞了解放区民战胜国民党的信心,巩固了太行老区后方,加速了我由游击兵团向适应大规模运动战的正规兵团的转变。重庆谈判后回到延安的毛大大对上党战役极为赞赏,在《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说“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地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13个师去。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就是说,把他们的13个师全部消灭。这样的仗,还要打下去。”
在上党战役的胜利声中,长治成为我党解放并建立政权最早的城市。从解放开进潞安古城的那一刻起,这座城市便处处闪耀着红色的光环英雄街、英雄台……这些辉煌的名称和印迹已成为长治市一个时代的标识深深植入历史的记忆,也使长治融入了辉煌的历史和英雄的史诗。
纪兰精神 永葆本色
在长治市,红色文化旧址和纪念地遍布全市,随处可见。以历史的沧桑展示着英雄的气概,以永恒的记忆传颂着伟大的精神,将红色的基因深深扎根于广袤的土地,将精神的脉传承给子子孙孙。
太行精神的传承和熏陶,使长治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形成了坚定信念跟党走、艰苦奋斗立新功的红色劳模文化。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唯一的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就是其中的代表。从参加互助组、成立合作社,到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申纪兰始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七十年如一日不离开西沟村,不脱离劳动。同西沟村干部群众一起,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硬是让石头山披上绿装。她领着大伙搞集体经济,办起多个集体企业。后来又响应号召搞转型发展,转移赛道,加快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和大棚产业。1973年到1983年,申纪兰曾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十年,但她坚持“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工作关系、不脱离劳动”。申纪兰常说“半个多世纪里,在党的带领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
从25岁第一次当选,申纪兰是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也践行了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1952年,在申纪兰的不懈努力下,西沟村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记一样的工分”。推动了“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她说,“我是农民出身,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几十年来,申纪兰的议案、建议一直围绕农村和农民。申纪兰一生获得荣誉无数。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20年6月28日,弥留之际,她交待的遗愿只有两条“丧事从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相关补贴、费用,上交党费”。
反映红色劳模文化的平顺县西沟展览馆,珍藏有600余幅珍贵照片和100多件实物,系统地展示了全国劳模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积极探索中国农村、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目前,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赓续红色脉 凝聚奋进力量
2009年5月,习大大同志在瞻仰八路太行纪念馆时强调“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锤炼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020年5月12日,习大大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山西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八路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为山西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近年来,长治市牢记领袖嘱托,认真践行习大大总书记“要把红色旅游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太行精神,先后出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把红色文物保护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全社会红色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强化、文物存续状况不断改善、文物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加大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红色遗址的保护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安排专项资金数千万元,用于革命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的维修改造,加大对境内23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力度,实施了八路太行纪念馆陈列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丰富陈列内容,创新展览形式。着力打造以八路总部王家峪旧址为核心,以八路野战政治部下合村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上北漳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委会石圪垤旧址、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下北漳旧址为四翼的“1 4”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先后投资1.75亿元实施本体修缮、外部环境整治、陈列布展、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形成了以八路总部王家峪旧址为中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核心区、以八路总部砖壁旧址为中心的革命文物密集区、以八路太行纪念馆为中心的革命传统教育功能区。全国唯一以“八路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八路文化旅游节,已持续举办11届,成为长治乃至山西省的一张重要红色文化名片。八路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大型实景剧《太行山》等景点列入了国家重点推荐旅游线路。由屯留区抗大一分校旧址、潞城区神头岭伏击战遗址公园、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旧址、黎城县“北方局黎城会议纪念馆”、武乡八路太行纪念馆、武乡王家峪八路总部旧址景区组成的“烽火太行·抗战脊梁”红色旅游线路,入选文旅部、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年均数百万人在旅游观光中缅怀抗战历史、纪念革命先烈、接受传统教育。成立了太行干部学院,把弘扬太行精神作为立院之本、办学之魂,深入研讨红色文化,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太行精神研究中心和抗战历史学术交流平台。建院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000多期,培训学员近10万人。学员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中央国家机关和中管企业、高校也纷纷前来进行党性教育。把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纳入全市经常性培训宣讲计划,纳入上党文化大讲堂等群众性文化平台讲座内容,精心组织编写了宣讲报告、专题研讨文章和系列通俗读物。年均举办各级各类红色文化讲座、宣讲报告会1000余场(次),参加干部群众达8万多人(次)。编印相关书刊读物20多种、2万余本。创作了一大批以弘扬太行精神为主题的戏剧、歌舞、故事等红色文艺作品。今年以来,先后创排完成上党梆子《红故事》《洪湖赤卫队》《江姐》、上党落子《魏拯民》《第一书记》《申纪兰》、豫剧《党的女儿》、晋剧《滴翠岭》、音乐舞蹈诗剧《鲜红的旗帜》、芭蕾舞剧《红色娘子》《白毛女》、话剧《纪兰故事》、壶关秧歌《一个孩子二十八个妈》、襄垣秧歌《智取威虎山》等20余部红色剧目。这些带有浓郁地域特色、代代相传、喜闻乐见的优秀红色文艺节目,叠加现代科技元素,通过周末大剧院、送戏下乡等多种形式免费展演,使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感受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还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图书推介活动、主题云讲座,推出“书中的红色记忆”馆藏特种文献展,全市报刊、电视、电台等传统主流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微等新媒体都推出了红色文化专题专栏,广泛深入持久宣传红色文化,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长治城市名片。
长治是一片红色土地、一座精神高地、一方文旅胜地,英雄的太行儿女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激励着老区人民奋勇前行。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长治市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大大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大力弘扬太行精神,赓续红色脉,昂扬斗志、勇担使命,转型发展势头强劲,太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04.8亿元,位居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111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9437元,增速全省第一。长治老区人民将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高扬太行精神旗帜,坚守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奋力开创长治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版文字王一平本版王俊伟 王超 张斌全
(责编刘洋、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