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的中国之最(探寻肇庆这些“无价之宝”,你

世界之最 2023-08-20 17:08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文物是历史的绝唱,

是不可再造的珍贵宝藏。

在漫漫数亿年的人类文明进程史中,

肇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跨越千年的文物记载着肇庆大地的沧桑巨变,

也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与力量。

△图源 西江网

60多年来,

肇庆文物考古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下面,趣怪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

肇庆文物考古中

肇庆十大文物考古中最具代表性的5处发现,

一起来探索认识肇庆历史文物吧!

距今约14万年

位于封开县河儿口镇河儿口社区都尚村黄口山坡,洞内文化层面积约100平方米。旧石器时代遗址。

△垌中岩洞口。图源 西江网

1978年—1994年期间,

广东省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封开县博物馆

先后对遗址进行三次发掘。

这三次发掘,共发现清理出两枚人类牙齿化石以及一些动物化石共存动物化石猕猴、黑鼠、西藏黑熊、獾、鬟狗、猎豹、虎、东方剑齿象、納犸象、南方猪獾、野猪、水鹿斑鹿赤鹿水牛、野牛、羊科等22种。据测定,共存动物群的年代约距今14.8±1.3万年

△出土牙齿化石。伍世锋

垌中岩人类牙齿化石的发现

在广东考古史上具有突破性意义,

为在粤西地区寻找早期人类遗址

提供了重要线索,

并将封开乃至广东出现人类

的历史上溯至14万年前。

距今约2000年

位于广宁县南街镇首约村

△铜鼓岗战国墓出土的战国青铜鍤 图源 西江

1977年发现,

由省博物馆进行发掘,

共清理22座墓葬。

墓坑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2.6-3.4米、宽0.6-0.9米、深2-3米,墓坑上大下小,尺寸相近,无棺椁痕迹,尸骨无存。有的墓坑底部铺一层河卵石。各墓随葬器物数量不等,但多置于墓坑两端,墓坑中部只有少量器物。

共出土随葬器物357件,最多是青铜器,计有295件,其余为米字纹、划纹罐等陶器,并有23件石器。青铜器中有鼎、盘、剑、矛、鐏、钺、镞、斧、凿、锄、锸、篾刀、削等,最多是兵器和工具。

铜鼓岗战国墓的墓葬

和出土青铜器的数量,

是当时广东西部地区发现的

战国墓中最多的一处,

对研究广东古代青铜文化

和几何印纹陶具有重要价值。

锄、锸是农业生产工具,在广东还是初次发现,对广东先秦时期先民聚居及其生产、生活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从出土铜篾刀、削107件这样大的数量看,对当时以竹子和其他植物为原料制作和使用这种工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距今约2000年

位于肇庆市西郊睦岗镇北岭松山脚下,为战国晚期的土坑木椁墓

△松山战国错银青铜罍 图源 西江网

1972年11月底发现,

12月由广东省博物馆和

肇庆市文物工作者共同清理发掘。

墓坑长8米、宽4.7米、深6米。

棺椁全部腐烂

仅存垫木7条。

该墓在当时是广东所发现

战国时期墓葬中最大的一座。

墓共出土器物139件,大部分是青铜器,不少已破碎,能看出器型的有108件,包括饮食器、乐器、兵器、工具、杂器等,另有陶器21件,金、玉、石、琉璃器10件。随葬器物中以铜甬钟、错银铜罍、铜提梁壶、三足盘、铜附耳筩等较为珍贵。出土器物整体造型精美,年代最早当为战国晚期。

△松山战国墓出土的铜编钟 图源 西江网

这一遗址的发现,

说明早在秦汉之前,

广东文化已经同中原地区

特别是楚文化有着密切的交流。

距今约2000年

位于康乐中路。

2004年道路改造发现,

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

此墓群共布探方39个,发掘面积39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12座、水井3口,灰坑2座,其中4座土坑墓(汉墓3,宋墓1),8座砖石墓东晋1,南朝6,唐墓1),出土陶、瓷、铜、滑石器等大量遗物。其中凭几、帷帐座等高等级陪葬品,砖砌仿木构建筑“人”字形斗拱及栓拱等墓葬结构皆为广东地区首见

△南朝 陶凭几 肇庆市博物馆供图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

古墓葬从汉代到南朝五百年间

墓群排列整然有序,

不代的大型汉代土坑墓

与南朝砖室墓同处一地,

在广东地区尚属首例,

其丰富的实物资料在广东占有一定地位。

△康乐中路古墓葬群全景 图源 西江网

其中汉土坑墓(亚字型)的发现,其规模之大,形制之特别,是肇庆地区发现,在广东省内亦属罕见。特别南朝砖室墓其规模之大,以及型制、等级、规格之高,出土文物之精美和丰富,及墓葬中建筑形制的发现,如斗拱、棂条窗、影壁墙、门闸、棱角牙砖等为肇庆发现,对研究广东及西江流域这一时期的埋藏习俗、墓葬的形制、历史文化、工艺技术、政治经济等都是难得的重要珍贵实物资料。

距今约1000年

位于肇庆市端州区,根据地方志记载,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宋皇祐年间,宋政和三年(1113)扩建为砖城。明、清、中华民国及新中国均有修葺。

△图源 西江网

2017年2月-6月,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对肇庆古城墙遗址进行

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后,

对肇庆古城的朝天门(北门)、

南薰门(南门)、景星门(西门)

进行考古发掘。

共发掘清理出城门、水闸、房址、道路、沟、墙、柱洞、活动面等遗迹,出土了瓷器、陶器、玉器、石器、铜器、铁器、骨器、玻璃器等遗物。

遗存年代涵盖汉至民国时期,以清至民国时期遗存为主。朝天门区域主要清理出了道路、门楼基座、房址与门洞等遗迹,综合判断上述遗迹均废弃于民国阻塞城门、筑坡越门之时,与文献记载吻合。在南薰门外发现了小城城墙、城门遗迹,考查文献,应为南薰门月城。从南门的遗迹发现情况来看,城门、月城及月城的附属结构一应俱全,防御功能十分完备。

△肇庆古城墙南薰门遗址 图源 西江网

该处遗址的发掘,

为岭南地区历史时期的建筑特点、

布局及营建技术

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2022年,

被评为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来源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通讯员 彭雅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