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免-金牌—其实是必-金牌!

世界之最 2025-03-04 04:41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免金牌”这四个字,相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它们在电视剧和电影中频繁出现。免金牌,是封建时代皇帝赐予臣子的一种特权象征。因其拥有免罚、免罪的特权,故被称为“免金牌”。

早在西汉时期,伟大的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将丹书铁券赐给有功之臣,作为对他们忠诚和贡献的褒奖。这些铁券上镌刻着丰富的信息:包括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名字、爵位、封地;记载被赐者的功勋业绩;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罪等;以及皇帝的誓词。持有铁券的功臣及其后代,可以享有皇帝所赐的这些特权。

在历史上,确实有“免金牌”这种东西,只不过它并非黄金制成,更多的是指免铁券。免铁券的创始权归属于汉高祖刘邦。据说,现今流传的免金牌仅有五块。其中,最早的免金牌是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赐予越州钱镠的。这块宝贵的免金牌如今被珍藏在我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

明朝时期,大功臣李善长因对明朝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获得了朱元璋颁发的丹书铁券。李善长深谙“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狗烹”的道理,于是功成身退后选择辞官回家。

有人可能会提到《水浒传》中的柴进,他手持祖传的免金牌,生活得逍遥自在。《水浒传》毕竟是小说,历史上的宋代大臣大多也能善终,但这只是少数。

实际上,免不免的,与金牌并没有直接关系。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掌权者手中。免金牌的“解释权”始终属于皇帝。在封建社会,只要有人威胁到皇帝的地位和威严,即便功劳再大、免牌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免金牌其实就是必金牌。

封建时代的免金牌,不仅仅是一块铁牌那么简单,它更是权力、地位与特权的象征。无论持有怎样的牌,最终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那些功高震主、威胁皇权的人来说,免金牌或许只是一纸空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