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报道,铜仁市万山区的一派繁荣景象令人流连忘返。玻璃栈道、悬崖泳池等旅游景点让游客们乐不思蜀,新能源汽车生产如火如荼,而朱砂工艺品产业园更是创意无限,目不暇接。
万山特区,这个曾是全国最大的汞工业基地,经历了60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后,资源逐渐枯竭。如今的万山可谓是“凤凰涅槃”,焕发出新的生机。
转型之路艰难,但万山依托旅游、新能源、加工、高效农业等产业,一步步向前迈进。按照5A级标准开发的朱砂古镇,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数百个就业岗位。古老的矿工居住楼房如今成为充满时代特色的文化“古董”,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72岁的侗族老人杨前坤,擅长竹编工艺品制作。他被旅游公司聘请到景区,为游客编织果篮、背篓等,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200多元。
万山在关闭涉汞企业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其中,新能源汽车项目吸引了山东一家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一年后,首辆新能源汽车成功下线,解决了500个就业岗位。万山还建成了朱砂工艺品产业园,将57家朱砂工艺品企业引入园区,统一标准、外观和标识,打造产业标准化生产、研发、销售园区。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带动了更多群众就业。
除了工业发展,高效农业也在同步推进。从山东引进的九丰农业公司,在万山建成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64个,覆盖45个村,与数千户贫困户建立起利益联结。
万山区的产业脱贫成果显著。目前全区37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产业脱贫覆盖率、贫困户利益联结率、教育医疗保障率、农村公路“组组通”通达率均达到100%。
万山的转型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奋斗,但凭借着创新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给当地带来了繁荣和生机。这个曾经的汞工业基地已经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了旅游、新能源、加工、高效农业等多领域的繁荣之地。万山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机遇,让人期待着更多的精彩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