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区别是什么
同学们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常常会碰到关于“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疑惑。诸如:“本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独特之处?”“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等等。那么,何为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它们之间又有何不同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奥秘。
我们谈谈“表达方式”。它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根据客观事物和自身需求而选择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这就像是文章的“画笔”,为文章勾勒出五彩斑�� 色彩。常见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而在诗歌的世界里,通常不会涉及到“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在探讨诗歌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抒情方式”的问题。抒情是诗歌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也可通过叙事、议论或借景来间接表达。借景抒情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有的只写景,情寓其中,有的既写景又抒情,情景交融。
接下来,我们再来理解一下“表现手法”。它主要关注的是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的艺术效果。表现手法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技巧,如赋、比、兴、烘托、象征等。这些手法能使文章或诗歌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让我们以李商隐的《端居》为例。这首诗中的三、四句就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阶下的青苔与红树,雨中的寥落月中愁,都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
那么,“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之间有何区别呢?简单来说,“表达方式”关注的是作者如何表达主题,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方式。而“表现手法”则更侧重于诗文中使用的“表达技巧”,它涵盖了上述的“表达方式”,还包括修辞手法和艺术技巧。在答题时,我们需要全面考虑这两方面。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都是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魅力。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具体艺术技巧等方面入手,感受诗歌的韵味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