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中国历史地图的编纂,人们首先会想到70年代谭其骧先生所著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这部作品无疑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回溯到50年代,我们同样不能忽视顾颉刚、章工二人合作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以及王漱石先生主编的另一部《中国历史地图》。尽管这些作品在知识覆盖面上较谭书有所不及,但它们却反映了我国早期历史地图的编纂风貌。
今天,我要为大家详细介绍的是王漱石先生主编的那部《中国历史地图》。这部作品采取了挂图的形式,总共包含六幅巨大的地图,每幅尺寸为78×54厘米。这套地图集于1953年由上海新亚书店出版,是我国早期历史地图中的一份重要遗产。
王漱石先生是一位书画家、美术教育活动家、地理学家,更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得意弟子。他的编纂生涯中,创作了《书法初步》、《齐白石书派基础技法》等多部书籍。而这部《中国历史地图》则是他的又一力作。
第一幅地图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和年代表,殷代图、西周时代图以及黄河下游变迁图。第二幅则描绘了春秋列国、战国时代、秦代以及汉楚分争的历史场景。接下来的第三幅展现了三国、晋、南北朝和隋代的地理政治格局。第四幅则聚焦于唐、五代时期的形势,包括安史之乱、唐末藩镇割据等关键事件。第五幅则描绘了宋代(特别是南宋抗金形势)和燕云十六州的地理政治变迁,以及元代的统治区域。第六幅地图展示了明代、明末的形势,以及清代和太平天国的疆域。
这部《中国历史地图》不仅是一部地理学的杰作,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每一幅地图都凝聚了王漱石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理解和精湛技艺,让我们在欣赏这些美丽地图的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