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的中国之最(甘肃庆阳非遗香包蜕变记:千年

大明星 2025-03-21 02:48www.nygn.cn女明星

在甘肃省庆阳市,有一个名为刘兰芳的传奇人物,她用庆阳香包编织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今年五十六岁的刘兰芳,接触并专注于香包制作已经有四十八年之久。她的故事,仿佛一首动人的庆阳民谣,“8岁学针线,12岁进绣房,进了绣房绣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上”。

从小跟随姥姥和妈妈学习绣制香包,刘兰芳的生活便与这些色彩斑斓、寓意吉祥的香包紧密相连。庆阳香包,这一原本只是当地女孩必修的技艺,因其造型立体、色彩明丽,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兰芳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她曾下过岗、摆过水果摊、开过小饭店,但最终因香包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在首届中国香包民俗文化节上,她的香包作品大受欢迎,从此开始了创业之路。近二十年的努力,她设计了三百个香包系列,带动了两万名庆阳妇女学习刺绣、就业增收。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推广香包并不容易。刘兰芳曾奔波于各个城市参展,深刻感受到市场的艰辛。但互联网的普及为她带来了新的机遇。她不仅在网上开店,还培养了一批懂运营的大学生,将庆阳香包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刘兰芳的儿女也积极参与其中,大女儿张煜瑶专攻绣制,小儿子张煜琛负责经营淘宝店。张煜琛更是不断创新,结合年轻人的喜好,开发了胸针、耳环等新型香包产品。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庆阳香包与旅游结合,带游客体验香包制作。

如今,庆阳香包已经走出国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爱好者。从定居北京的庆阳人到远在英国的华裔,都是庆阳香包的忠实粉丝。刘兰芳和张煜琛母子更是梦想着有一天,年轻人能像佩戴潮流饰品一样,佩戴庆阳香包。

这个梦想正在逐步实现。庆阳香包已经在年轻人中形成了新的时尚潮流。这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刘兰芳和她的团队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让庆阳香包这一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他们的努力,不仅让庆阳香包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品,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庆阳文化的魅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