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杰出的英才,他的名字叫做冉求,更常被称为子有。他出生于公元前522年的某个春天,定陶区冉堌镇的土壤孕育了他的谦谦君子之姿。他是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后裔,从小多才多艺,以政事才华见称。
子有性情谦退,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他尤其擅长理财,曾担任宰臣之职,深受孔子赞赏。他的理财之道,如同他的为人,稳健而富有策略。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之一的他,在政事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他不仅善于治理国家,还擅长打仗。当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的战火硝烟弥漫之时,他作为左师统帅,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击败敌人。凭借这场胜利,他说服了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这份对老师的敬重与忠诚,令人感动。
子有一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的多才多艺、谦逊为孔子所称赞。在孔子晚年的归隐生活中,子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老师提供了许多照顾。他的存在,就像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孔子的晚年生活。
子有一生的事迹令人敬仰。他死后,被葬于奚公山(今山东枣庄境内),他的墓紧邻车神奚仲之墓,足以见证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影响力持续发光发热。
开元27年(739年),他被追封为“徐侯”。宋大中祥符两年(1009年),他更是被追封为“彭城公”(后改为“徐公”)。这些封号,都是他一生贡献的见证,也是后人对他无尽的敬仰与怀念。
子有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敬仰。他的故事,如同一部史诗,激励着后人为理想而努力,为信仰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