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赐柳枝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始于唐
考古发现 2025-03-17 09:58www.nygn.cn考古学家
古代中国清明节的习俗源远流长,其中插柳、折柳和戴柳的传统始于远古。在三月三日的春渭阳游中,有赐柳圈于群臣的习俗,相传戴上它可以免受毒虫的伤害。从此,老百姓逐渐将这一传统演化为插柳的习俗,每逢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把柳枝插在井旁,这一传统衍生出了“井井有条”的成语。
人们不仅喜欢佩戴柳枝,还将其插在门楣上,以驱邪避鬼。有些地方用面和枣做成形似飞燕的饰品,再用柳枝串起来,插到门上,称为“子推燕”。相传在这一天,鬼怪百出,人们在祭奠祖先的也要小心翼翼地防范它们,将鬼怪阻挡在家门之外。柳枝成了人们避邪的武器,可以保护人们免受鬼魂的侵扰。《齐民要术》中就有“取柳著户上,百鬼不入家”的说法。
在古时的记载中,乘坐的轿子上也会插柳避邪。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轿子的顶部会用杨柳和花卉装饰,四面垂挂遮掩。清明节的诗歌真挚朴实,没有过多的矫揉造作,一提笔就是真情流露,这也是其他节日的诗歌无法比拟的。
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节独树一帜,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草木复苏,万物生发,而柳枝作为最早报告春天消息的植物,成为了春天的信使。清明节也因此成为了春天到来的重要标志。
每当清明时节来临,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繁华的街头巷尾还是静谧的院落深处,都会看到那一抹抹新绿的柳枝。它们或插于井边,或悬于门楣,或饰于轿顶,都在传递着春天的讯息和人们的愿景。人们在清明这一天,不仅是在祭奠先祖、缅怀先人,更是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上一篇:黄忠年轻时如何?为何直到老年才被重用呢?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新发现
- 唐高宗赐柳枝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习俗始于唐
- 黄忠年轻时如何?为何直到老年才被重用呢?
- 江陵柄政的背景张居正和内宫之间达成了默契
- 汉朝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秦汉制度为什么会走向
- 朱元璋攻打元朝之际 四大汗国为什么幸灾乐祸的
- 公孙瓒手下有三名大将,他们的归宿各自如何呢
- 曹睿并不信任司马懿,为什么临终前还要托孤于
- 投资规模历史之最(2022年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获外来
- 真实历史上的有没有尔康?他的原型到底是谁?
- 清朝和金朝有什么联系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为什么会放过得罪自己的
- 明朝后期,给将士的军工赏银竟是打欠条已经穷
- 古代的人是如何发薪水的 古人发薪水的方式有哪
- 中国首次西天取经”汉明帝派使者
- 古代皇帝享受荣华富贵的 他们的平均寿命为何那
- 赵州桥历史之最(历经1400多年中国桥梁工程界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