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临终前作了一首诗,朱元璋立刻把他放了

考古发现 2025-03-17 14:27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古老的大明王朝,一场牵连甚广的案件导致超过一万五千人丧生。蓝玉,这位曾显赫一时的将领,因谋逆大罪被判处极刑。尽管他的女儿是皇室的一员,宽宥的处理也只是将他剥皮处死。

刽子手精心执行刑罚,将蓝玉的人皮完整地剥离下来。朱元璋下令用软草填充这张人皮,将其送到蜀王府,交给蓝玉的女儿作为纪念。

在搜查蓝玉的府邸时,一件书画作品被发现,其作者为孙蕡。这位岭南才子以其才华横溢的诗歌被誉为“岭南诗宗”。

孙蕡不仅才华横溢,还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预见到明朝统一的趋势,积极劝导广东官员何真顺应时势,投降明朝。他还为何真起草了降表。

归顺明朝后,孙蕡被任命为教育官员。他才华横溢,谨小慎微,但在严格的官员管束下,仍两次犯错。尽管如此,他在劳动时放歌粤语诗歌的行为,却让朱元璋欣赏不已,得以特赦。

“蓝玉案”爆发后,孙蕡因向蓝玉赠送书画作品而被牵连。作为蓝玉大案的一部分,他失去了申诉的机会,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感叹不已,作下一首令人动容的诗。

这首诗在鼓声急促、夕阳西下之际,表达了孙蕡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尽管有人将其解读为对朝廷恩将仇报的指责,但真正的含义只是孙蕡临死前的情感流露。

有人将孙蕡的诗歌呈给朱元璋,看完之后,朱元璋愤怒非常,不仅责问监斩官为何隐瞒此等好诗,还追责在场官员。他一怒之下,下令处死所有在场官员,既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也希望通过灭口,让诗歌不再流传,维护自己的声誉。这一事件让大明王朝再次笼罩在权力的阴影之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