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被包围的时候,为何齐国没有主动救援呢?

考古发现 2025-03-24 02:46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战国纷争的年代,魏国的将领率领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发出了求救信号,齐国立即响应,命令将领田忌和军师孙膑带领军队前去解救。孙膑深思熟虑后,认定魏军集中兵力在赵国,国内必然空虚。于是,他果断提出攻击魏国都城的策略,这个策略像一把锋利的剑直指敌人的要害。

当这个决策被实施时,齐军迅速出击,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这一行动迫使魏军不得不放弃围攻邯郸,匆忙回师救援本国。而在这之前,魏军未曾预料到这样的变故,因此当它们经过桂陵要隘时,又遭受到了齐军的伏击,几乎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一战役的战术精妙绝伦,通过包抄敌人后方迫使敌人撤兵,让人赞叹不已。

在公元前354年的一场战役中,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军事实力较弱,而魏国也疲惫不堪。齐国应赵国的请求,派遣了田忌为将领,孙膑为军师,率领八万大军前去救援。攻击的方向应该选择哪里呢?

起初,田忌打算直接攻打邯郸。但孙膑认为,解决问题不能简单粗暴,要巧妙迂回。他提出一个出奇制胜的策略:利用魏国精锐部队集中在赵国、国内空虚的弱点,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这个策略直击敌人的要害,迫使魏国放下赵国回师自救。孙膑的决策展现了他高超的智慧和深远的战略眼光。

正如孙膑所预见的那样,魏国军队匆忙回师救援。齐军趁其疲惫之际,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点桂陵设下埋伏。最终,魏军大败,赵国被围的险情自然解除。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危困的战术,成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战例。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重要的一计,至今仍有其生命力。这场战役充分展示了孙膑的智谋和军事才能,使他成为后世军事家们敬仰的楷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