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身为皇太子,为何却屡遭外族羞辱呢?

考古发现 2025-03-24 05:27www.nygn.cn考古学家

曾经强盛的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纷纷归附,他们的首领尊奉唐朝皇帝为“天可汗”。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逐渐由盛转衰,皇室的威望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其中,一次事件堪称唐朝的奇耻大辱。

那是在762年,李适虽未正式封为皇太子,但已是事实上的准皇太子,兼任天下兵马元帅。他在陕州期间,回纥的牟羽可汗领兵驻扎黄河以北。李适率领亲信护卫过河,与牟羽可汗商讨平叛事宜时,双方因礼仪问题发生严重冲突。牟羽可汗傲慢地谴责李适未向他下拜起舞。

回纥将军车鼻认为,唐天子与可汗互为兄弟,李适作为可汗的侄子,理应下拜起舞。而李适身为唐朝的储君,面对如此无礼要求,自然无法接受。双方争论激烈,虽无李适之语,但此事对他和唐朝朝廷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

回纥人愤怒之下,当众鞭挞唐朝大臣,甚至想动手打李适。因李适年轻未谙世事,才未被责罚。但次日,两位大臣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唐朝朝廷受此屈辱,却不敢抗议。这一切都是因为唐朝需要回纥的帮助。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兵力不足,只得向回纥借兵平叛。回纥可汗长子率领精锐与唐朝合力击败叛军,唐朝为答谢回纥,不仅允许其在洛阳公开劫掠,还每年输送大量绢布作为答谢,甚至将亲生女儿嫁给回纥可汗。

李适继位后,虽想拒绝回纥的和亲要求,但在大臣的劝说下,他不得不继续与回纥维持关系。这一切的委曲求全,都是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得到回纥的支持与帮助。

回望这段历史,唐朝的兴衰与周边民族的关系紧密相连。在困境中,唐朝不得不放下曾经的尊严,与回纥建立一种基于利益的关系。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唐朝的无奈与困境,也反映了在古代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平衡与利益纠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