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去世后,他的长子刘肥为何没被吕后残害?

考古发现 2025-03-24 06:01www.nygn.cn考古学家

去世后,权力独揽的吕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刘邦的子嗣展开了残酷的追杀。在这场血雨腥风中,有一个人却得以幸免于难,他就是刘邦的长子刘肥。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事,探寻其中的奥秘。

刘肥,是刘邦在迎娶吕雉之前就已拥有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刘邦的室外之妻。史书记载,他是“齐悼惠王”,高祖的长庶男,出身并不高贵。这并不影响他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当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他大规模分封子弟,刘肥被册封为齐王,定都临淄,统治着七十三座城市。他的齐国是当时最大的封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富庶程度也居前列。这也足以证明,刘肥作为庶长子在刘邦心中的分量。

六年之后,刘肥去世,悼惠王的名号留给了后人,他的长子刘襄继任其位,称为齐哀王。

那么,这位实力雄厚的诸侯王为何能逃过吕后的残害呢?为何吕后放过了他呢?原因有两点。

刘肥懂得示弱与示好。当汉惠帝二年时,他进京朝见汉惠帝,主动献上城阳郡给吕后的女儿作为封邑,这一举动表明他的诚意,通过削减疆域来避免与吕后的直接冲突。他还通过讨好鲁元公主,成功地获得了吕后的好感,从而安全地返回了自己的封国。

刘肥在中枢得到了得力助手。在他担任齐王期间,平阳侯曹参出任齐国丞相,协助他治理国家。曹参在齐国的九年中,深入研究黄老学说,推行无为而治的理念,使得齐国在这段时期十分安定。曹参去世后,他的继任者继续执行这一政策,得到了朝廷和百姓的尊敬。正因如此,吕后找不到对齐国发难的借口。

刘肥的智慧与谋略,使他得以在风云变幻的朝政中保全自己,也为后世诸侯王留下了一个宝贵的经验:懂得示弱、示好,并寻求强大的盟友,是保全自身的重要策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