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格格的等级制度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划分的

考古发现 2025-03-25 01:10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远古的后金初年,皇室中的公主们被称作“格格”,这一称呼并无特定规定。无论是国君,即大汗,还是贝勒的女儿,甚至有时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皆称之为“格格”。例如,某国君的长女被称为“某某格格”,次女则称为“嫩哲格格”。

直到清太宗继位,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开始仿照明制,皇室的女儿开始被称为“公主”。其中,皇后所生的女儿被称为“固伦公主”,而妃子所生之女以及皇后的养女,则称为“和硕公主”。自此,“格格”成为王公贵胄之女的专属称呼。

皇太极的次女马喀塔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她初封固伦长公主,后改名为永宁长公主,再后又改为温庄长公主。这些历史实例表明,现今影视剧中将皇帝之女称作“格格”是不准确的。如我们熟知的还珠格格、十八格格等称谓,实则与历史事实有所出入。

到了十七年(一六六零年),“格格”这一称呼开始被分为五等。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贝子之女则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而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则称“格格”,汉名“乡君”。

在此之下,“公”以下之女,均称“宗女”。“格格”之称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例如,某帝一生共育有十个女儿,其中五人因早逝未获加封,另外五位女儿则获封为公主。其中一位特殊的公主,在乾隆六十五岁时出生,成为乾隆帝最钟爱的女儿。她本应与长子结缘被封为和硕公主,但乾隆帝却破例将她封为固伦公主。乾隆帝还收养其弟弘昼之女,后亦被封为公主。这些历史的细节,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