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是什么时候开凿的?里面都刻了什么?

考古发现 2025-03-25 02:34www.nygn.cn考古学家

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的早期工程,开凿于公元460至465年。这五个石窟的中心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着北魏五朝的五代。云冈石窟,古称武州山石窟,是由北魏皇室主持开凿的皇家寺院。它位于大同市西郊的武州山南麓,地处内蒙古到山西的交通要道,是盛乐到平城的必经之路。

昙曜五窟(16-20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且气魄最宏大的窟群。其中,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是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因为由著名高僧昙曜主持营建,故被称为“昙曜五窟”。这些窟制相同,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造像以三世佛为主。

第十六窟,立佛洞,开凿于公元460至470年。主像为释迦立佛,高13.5米,发髻波纹状,清秀俊逸。佛像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结带下垂,体现了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的服制。

第十七窟,弥勒三尊洞,也是公元460至470年开凿。主像是一尊交脚弥勒菩萨,造型古朴壮美。西壁立佛面庞浑圆,东壁坐佛双肩齐挺,服饰线条流畅。窟内四壁以千佛雕刻为主,反映了云冈早期造像的艺术特点。

第十八窟,立三佛洞,与第十九窟、第二十窟为一组,其中第十九窟是中心窟,开凿时间最早。第十八窟设计严谨,布局完整,北壁主佛像高达15.5米,浑厚质朴,两侧配置胁侍佛、胁侍菩萨及十大弟子像。

第十九窟,宝生佛洞,主佛像结跏趺坐,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第二大佛。佛像衣纹简洁明快,轻薄贴体。

第二十窟,白佛爷洞,主佛高13.7米,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大佛挺拔健硕的身躯和气势雄浑的神情,突出了鲜卑的强大,是中国早期佛教雕刻艺术的空前杰作。

这些石窟和佛像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佛教文化、艺术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