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的创作背景顺治年间由大学士冯铨提议修
考古发现 2025-03-25 03:56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清朝的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御史赵继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编纂《明史》。虽然这一建议在当时的文献中有所记载,但清廷何时正式决议进行编纂仍是一个谜团。尽管官方文献中并未明确出现关于编纂《明史》的明确诏令,但在《清世祖实录》中,我们得知几位总裁在顺治二年五月癸未上奏,表示“钦奉圣谕”,负责《明史》的总裁工作,并提出了副总裁及纂修人员的名单。这表明,清廷对于赵继鼎的建议表示了认可,只是这一决策可能是以早朝时的口头指示形式作出的。过去的一些论著中所称的“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实际上是指在这一时间段,清廷开始着手组建《明史》的编纂团队。
这一重要的历史决策之后,清朝正式开始了《明史》的编纂工作。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被任命为总裁,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在顺治年间的五月,总裁们提名了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立了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和汉字誊录三十六员等职位。这一系列的举措标志着清朝官方开始正式纂修《明史》。由于某些原因,《明史》的编纂工作曾在四年后因编纂《清世祖实录》而暂时停止。直到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在徐元文的领导下,《明史》的编纂工作得以重新启动。经过漫长的岁月,直到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这部宏大的历史巨著最终定稿并呈刊刻印。
《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编纂时间最长的一部。从清朝开始设立明史馆算起,到正式呈稿为止,前后历时九十四年。而从康熙十八年正式开始组织编写到呈稿,也有六十年之久。这部史书的编纂历程充满了波折和挑战,但也见证了清朝历史的发展以及我国史学的繁荣。《明史》不仅是一部历史记载,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
上一篇:林冲担任的禁军教头官职如何 换做现在等于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新发现
- 明史的创作背景顺治年间由大学士冯铨提议修
- 林冲担任的禁军教头官职如何 换做现在等于什么
- 袁崇焕的取死之道 看完之后就知道被杀的不冤!
- 至高神奥丁为什么会被称为北欧的诸神之父
- 历史上四支以姓命名的军队,里面有你知道的吗
- 历史上最悲惨的皇帝,临死前陪伴自己的只有太
- 如果八阿哥胤禩当上皇帝,清朝会怎么样?
- 市舶司最早是什么时候设立的?
- 春秋最恐怖封号,4位获封,但都死的很惨!
- 奥运会历史年龄之最(10秒67!人类极限第一人,
- 开国功臣汤和屡遭质疑,为活命被迫妥协,为何被朱
- 君权神授以宗教来主导政治时期君主为了巩固
- 除了用酒杯之外,古人竟然还有一种美妙的饮法
- 乾隆给他留下了很多忠良之臣 为何在位时期却没
- 潘玉奴的生平如何?为何他最后会自缢而亡呢?
- 后燕灭翟魏再吞西燕,后燕也随之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