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掉文臣的李善长,却善待武将徐达

考古发现 2025-03-25 04:29www.nygn.cn考古学家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是关于两位在明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徐达与李善长。

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逝世,太祖朱元璋悲痛欲绝,亲自前往吊唁。他不仅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还赠其祖父、曾祖三代为王,并亲自撰写神道碑文。这份荣誉,足以彰显徐达在明朝的地位。

同样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李善长,命运却截然不同。在洪武二十三年的党案中,李善长及其家人七十余人被朱元璋处死。尽管他已致仕退休,年事已高,但依旧未能逃过此劫。

徐达与李善长,两人皆是早年追随朱元璋的功臣,为何结局迥异?这其中有几大原因。

徐达与朱元璋同乡,两人共同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明朝初建时,许多关键战役都是在徐达的指挥下取得胜利。他不仅擅长冲锋陷阵,更有谋略,是一位真正的将帅之才。更难能可贵的是,徐达为人低调,从不居功自傲。

史料记载,徐达所到之处,攻城不屠,与人不戏。他对财物无所取,对妇女无所爱,真正是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

明朝建国后,徐达选择远离朝廷中心,驻守北平,守卫山海关。这样的选择使他避免了许多朝廷争斗。而李善长则长期位居朝廷中枢,权势显赫。在洪武年间,他或许因擅权而冒犯了皇帝的权威,最终导致了淮西集团的覆灭和朝堂的血洗。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被处死的李善长,虽然徐达在洪武十八年病逝,但他的身后荣誉和待遇却远超李善长。这或许是因为徐达在世时为人低调,远离朝廷争斗,以及他对明朝的卓越贡献和忠诚。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两位明朝重臣的不同命运和人生选择。他们的人生轨迹和结局,也让我们对明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