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这座历史名城,近日有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今年五月,浙江省文物研究所和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共同发掘了一座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墓——赵伯澐墓。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性发掘,目的是保护并揭示埋藏在历史深处的文化宝藏。
这座古墓中,共清理出南宋丝绸文物66件,堪称“宋服之冠”。这些丝绸服饰形制丰富,纹饰题材多样,织物品种齐备,展现出了极高的历史、艺术、科技和文化价值。据专家鉴定,这些丝绸服饰包括衣、裤、袜、鞋、靴和饰品等,纹样设计轻淡自然、端严庄重,具有典型的南宋风格。从墓中出土的丝绸文物中,我们可以窥见南宋时期纤维、染料、制丝工艺和提花技术的高超技艺。
赵伯澐墓是近年来浙江发现的南宋墓葬中的一例,也是唯一未被盗窃的墓例,其完整性十分罕见。墓中出土的丝绸服饰等文物保存完好,充分展现了南宋时期宗室成员的礼仪饰以及日常穿着。尤其是尸身原位保存的丝绸服饰,更是体现了其身份和地位,以及南宋时期的宗室葬俗。
值得一提的是,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文物也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提供了新的实证。自南宋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丝绸生产重点逐渐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使得浙江沿海的明州、温州、台州等地的对外丝绸贸易日渐兴盛。这些出土的丝绸文物不仅反映了南宋时期的高超制丝技术和纺织工艺,也为我们揭示了当时贸易的繁荣景象。
这次重大考古发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赵伯澐墓出土的丝绸文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南宋时期的文化风貌。它们如同时间的使者,向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也为我们揭示了未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