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代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墓志铭?

考古发现 2025-03-25 18:37www.nygn.cn考古学家

墓志,是古代墓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以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其名称中有“志”与“铭”两个部分,“志”为叙述死者生平的散文或骈文,“铭”则是表达悼念与赞颂的韵文。

关于墓志的起源,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少有五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说法认为墓志起源于秦朝。在秦始皇陵的封土西赵背户村发掘的32座秦代刑徒墓中,清理出的墓瓦文记录着刑徒的姓名、籍贯,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墓志。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西汉时期开始有墓志。这一观点主要见于文献史料,如《西京杂记》中提到的前汉杜子春的临终作文刻石,被视为志铭之始。

东汉说则是以1929年在洛阳东北郊出土的东汉延平元年《贾武仲妻马姜墓记》为证据,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用石头刻制的墓志。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收藏了16块“东汉刑徒砖”,记录了刑徒的部属、性质、狱所名称、刑名、姓名和死亡日期等,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还有魏晋说与刘宋元嘉年说。魏晋时期因战乱频繁,许多墓葬被盗,产生了将地表刻石埋入墓中的墓志铭形式。而刘宋大明八年(464年)的《刘怀民墓志》,是现在已知的最早自称“墓志铭”的石刻。

尽管对于墓志的起源有不同的观点,但可以确定的是墓志的涵义界定为四个方面:一是志墓主人,即记录墓主人的生平事迹;二是埋在墓内,作为墓葬的一部分;三是有相对固定的载体,如石刻或砖文;四是有一定的行文格式,包括序文和铭文。

墓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纪念。通过对墓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感受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气与文化内涵。(韩谦、王世楠等人物的墓志记录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与贡献,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