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被以大逆不道”打入大牢,出来后为

考古发现 2025-03-25 21:41www.nygn.cn考古学家

中庸之道,是一种调和的处世态度,历史悠久,备受推崇。有些人却将其误解为没有立场、没有原则的“墙头草”。特别是在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中,那些信奉中庸哲学的人,往往被人们误解为缺乏真实立场。

以西汉开国功臣为例,他们崇尚黄老,推崇无为,表面上看似温和,实则有着自己的处世哲学。特别是首任丞相萧何,他在刘邦的麾下,扮演了“好好先生”的角色。在诱杀韩信的事件中,萧何虽然明白韩信的功绩,但在刘邦的暗示和操刀下,他选择了助纣为虐,承担了诱杀韩信的重任。这是为了赢得主子的信任,保住自己的官位。

萧何这样的“好好先生”,本质上趋炎附势,没有主见,也没有善恶之分。他们永远跟着最有实力的主子走,看似是在保全自己,实则失去了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他们的行为,对于后世官场作风产生了较大的副作用。自萧何以来,中国官场中的“好好先生”群体越发壮大。他们无为且无见,既做好人状,又从不跟恶势力硬碰硬,往往成为当世最大的伪君子。

“好好先生”的克星是强人。刘邦及其妻子吕雉这对强人夫妻,准确把握了萧何的脉,将这个“好好先生”玩弄于股掌之间。萧何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不惜自污为同流,甚至干些强买强卖、囤积居奇的事。出狱后的萧何已经被折腾得没了人样,但他仍然恋位不舍,一直干到死亡。

可见,“好好先生”大多是恋位的官迷,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和权力,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甚至失去做人的底线。他们的行为虽然暂时赢得了主子的信任,但长期来看,却失去了民心。在历史上,这样的“好好先生”往往会留下骂名。我们应该坚持做人的原则,不被权力所迷惑,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做人的尊严和底线。

上一篇:史上最牛的太监是谁?竟和妃子私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