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有多累?每天阅读回复数万字奏折

考古发现 2025-03-26 06:45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清朝的初期,康熙年间,官员们开始以奏折的形式向皇帝传达信息。由于奏折的质量参差不齐,充满了冗余和废话,使得康熙皇帝倍感困扰。尽管有严格的规矩,但由于清朝重视祖宗家法,只能在这个文字游戏中互相琢磨。

到了雍正年间,这种局面变得更加严峻。雍正皇帝每天都要亲自阅读数以万计的奏折,并逐一回复,工作量之大令人难以想象。而对于官员们究竟应该多久提交一次奏折,雍正在与宁夏官员的朱批中给出了他的看法:遇到重要事情应立刻上报,若无重要事项,则无需频繁上报。

尽管皇帝如此明示,官员们仍然会在皇帝面前寻求存在感,时常送上一些冗余的奏折。雍正皇帝对此深感不满,有时会对那些无事献殷勤、说废话的奏折大发雷霆。例如,当收到关于下雨的奏折时,他会批评其“絮絮叨叨”。而当某些官员过于强调自己的“一得之愚”时,雍正更是看穿了他们的虚伪,毫不留情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雍正皇帝的愤怒在热河总管和西安将军的行为后达到了顶峰。热河总管在奏报发放官兵钱粮时未能理解皇帝的繁忙,雍正愤怒地称他们为“不如畜生之辈”。而当西安将军在斋戒之日吃祭肉被传为笑话时,雍正更是破口大骂,称其“巧诈巨奸不体面之奴才”。甚至在某次,雍正对左都御史尹泰的奏折上的朱批中,直接骂道:“尹泰,你以前干什么来着,该死的老畜生!放老狗屁!”

这样的批示接连不断,让人看到了当时官场人浮于事现象的严重性。也正因如此多的无用奏折,雍正皇帝一生都在繁忙中度过,成为清朝历史上最为勤奋的皇帝之一。他的愤怒也反映出他对官员们工作效率和真实性的高度要求。在这个文字游戏中,不仅展示了清朝的政治生态,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