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领益州牧后,为何很多魏国官员给他写信
我们耳熟能详的蜀汉传奇人物,诸葛孔明在《三国演义》中智慧超群,用兵如神。在真实历史里,夷陵之战后的白帝托孤,使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达到了顶峰,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根据史书记载,“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诸葛亮的权力之大,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
想象一下白帝托孤的历史场景,更可见诸葛亮的威望与地位。但诸葛亮并未因此沾沾自喜,他的忠诚与决心始终如一。在诸葛亮领益州牧的那一年,魏国的司徒华歆、司空、尚书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人纷纷写信给他。这些高官并非因为与诸葛亮私交好而写信祝贺他高升,而是企图劝他举国投降曹魏。
面对这样的局面,诸葛亮并未一一回应他们的来信,而是发表了一篇《正议》公告天下。他痛斥过去的兴起并不代表道德高尚,虽然地处中原之地,有帝王的威势,但最终仍然失败被杀。现在曹魏不以历史为鉴,反而步其后尘。他认为即使曹魏这一代幸免于难,子孙也将受到惩戒。他嘲讽那些接受魏国伪旨写信劝降的人,与当时的叛徒无异。
诸葛亮强调,以前光武帝创业的根基虽弱,最终也能摧毁王莽的精兵。成功并非取决于兵力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站在道义的一方。他提到曹操虽然带领几十万兵马,仍无法保住汉中,应当深知皇帝的神器不可轻得。他的儿子更加过分,竟然篡夺皇位,也不会有好的下场。
刘备真是慧眼识人。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威望和权势达到了顶峰,但他仍然尽心辅佐幼主,平定南方叛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反观曹魏,在托孤一事上的眼光明显不足,三世而后就被司马家架空了。
诸葛亮的忠诚与才智,使他成为蜀汉的支柱。他的决心和勇气,使我们对他充满敬意。他的故事激励了我们,让我们明白忠诚、道义与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楷模。
考古新发现
- 诸葛亮领益州牧后,为何很多魏国官员给他写信
- 东吴灭亡谁该承担责任?陆逊为什么被逼致死?
- 曹真和曹操是什么关系他真的很无能吗
- 解密宋真宗咸平之治时期到底有着哪些不足?
- 孙恩为什么要起义,对东晋造成了哪些影响?
- 宋慈为什么能受到百姓的爱戴?侦办案件过程中
- 韩信为什么甘愿受胯下之辱 而从屠夫钻过去呢
- 刘熙祚张献忠以侍郎诱降,他誓死不降
- 胤禵与雍正之间有何恩怨?他们的生母德妃对此
- 汕头气象历史之最(注意防御!我市今年以来强度
- 盘点古代最奇葩的两个爱情故事
- 凌统是东吴猛将,他死后孙权是如何对待他的子
- 历史上真的想要谋杀董卓的人,其实并不是曹操
- 历史哪三大冤案之最伟大(中国历史上有哪四大冤
-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正史不记载?
-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什么没有人与朱标夺太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