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文学家李密有怎样的经历?他有哪些作品
李密,名虔,字令伯,生于公元224年,逝于公元287年,是犍为武阳(即今日之彭山)人,是西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父亲在他出生仅六个月便离世,四岁时母亲被迫改嫁。他在祖母的照料下长大成人,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据《李密传》记载,当祖母生病时,他日夜守候在旁,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汤药,展现了他深沉的孝心。
李密幼时虽体弱多病,却非常好学。他师从谯周,博览五经,尤其精通《春秋传》,以文学才能见长。年轻时,他曾担任蜀汉尚书郎。晋灭蜀后,邓艾敬慕他的才能,邀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婉拒了邓艾的聘请。
泰始三年(公元267年),立太子时,因听闻李密的名声,朝廷下诏征召他入朝为官。此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高龄,多病需要照料。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份表文便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陈情表》。
《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晋武帝看后,被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不仅赞叹李密“有名也”,还同意他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担任温县(今河南温县)令。他在任期间,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以刚正不阿著称。过去,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给当地人民带来负担。李密到任后,与诸王据理力争,使他们过境时不再苛求,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李密原本期望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朝中无人推荐,他最终只做了汉中太守。一年后,他选择罢官归田。最终,他在家中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他的事迹和作品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和铭记。
考古新发现
- 西晋的文学家李密有怎样的经历?他有哪些作品
- 清朝开国功臣范文程的生平经历
- 日本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明朝为什么连十万大军
- 历史之最高中(威海最强的10所高中,你了解多少
- 清代甘肃冒赈案一共有多少官员人头落地
- 周王为什么条件这么好却没有人愿意辅助他呢?
- 秦国迁都先后迁了九次 秦国最后为什么会选在咸
- 为什么清朝女子都不想入宫呢?
- 朱元璋是如何整治贪污腐败的为什么没能杜绝腐
- 庞统之死是阴谋 他到底看明白了刘备的什么东西
- 康熙下令凌迟处死76岁老人,这个背后隐情到底有
- 赵云曾经劝谏刘备不要分田分房给将士,这是为
- 被关进死牢的阿克敦,为何会被皇帝重新重用呢
- 吕布前来投靠刘备时名声很差,为何刘备却没拒
- 徐盛立下赫赫功劳,为何名气却不是很高呢?
- 三国时期蜀国,必须频繁出击作战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