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古代称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

考古发现 2025-04-01 01:57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古代,幕僚是将军幕府中的参谋和书记等佐助人员,后来泛指文武官署中的助手,他们因设于幄幕中而被称为“幕府”。统帅左右的僚属也因此被称为“幕僚”或“幕职”。这些幕僚种类繁多,包括相当于近代参谋长和统帅司令部的“长史”,参议军机、帮助指挥军事行动的“参军”,以及管理文书和各类档案的“主簿”、“记室”等。

说起幕僚,其实与“官僚”一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古代官场上,各级行政官员常被通称作官吏或官僚。官与吏、官与僚之间却有着严格的区别。在商周时代,“僚”的含义近似于奴仆,指的是劳役。进入秦汉后,“僚”转变为僚属的意思。比如,《志·魏书·王观传》中,王观的清廉身影带动属员自我勉励,这里的“僚”就是指主官的属员。

那么,为什么要在“僚”字前面加上一个“幕”字呢?原来,“幕”本是帷幄的通称。在古代,天子或将帅率领部队出征时,指挥部并没有固定的地点,而是以在野外搭起的帐篷作为临时指挥部。这种帐篷被称为幕府,后来高级军政官署也都被称作幕府。从秦汉到隋唐,军政主官都有自行聘用秘书、参谋、副官等佐员的权力,这些人就可以被称为幕僚。

即使在清朝末年的非正规军——湘、淮、楚等军队系统中,幕府中的幕僚也均由统帅奏调或特请委派“赞助军机”的官员。他们的薪水来源于各军的局营。据《清史》记载,湘军及淮军幕府中出现了许多高官,其中淮军幕府就出了十位督抚级大官,而淮军将领升至督抚的才四人。

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关于幕僚事迹的记录。今天人们编写的《历代幕僚全鉴》就是一本详细记录幕僚的书籍。这些幕僚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文武官署中的佐助人员,更是各个时代政治和军事决策中的智囊团。他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历史的内容,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