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古代称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
在古代,幕僚是将军幕府中的参谋和书记等佐助人员,后来泛指文武官署中的助手,他们因设于幄幕中而被称为“幕府”。统帅左右的僚属也因此被称为“幕僚”或“幕职”。这些幕僚种类繁多,包括相当于近代参谋长和统帅司令部的“长史”,参议军机、帮助指挥军事行动的“参军”,以及管理文书和各类档案的“主簿”、“记室”等。
说起幕僚,其实与“官僚”一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古代官场上,各级行政官员常被通称作官吏或官僚。官与吏、官与僚之间却有着严格的区别。在商周时代,“僚”的含义近似于奴仆,指的是劳役。进入秦汉后,“僚”转变为僚属的意思。比如,《志·魏书·王观传》中,王观的清廉身影带动属员自我勉励,这里的“僚”就是指主官的属员。
那么,为什么要在“僚”字前面加上一个“幕”字呢?原来,“幕”本是帷幄的通称。在古代,天子或将帅率领部队出征时,指挥部并没有固定的地点,而是以在野外搭起的帐篷作为临时指挥部。这种帐篷被称为幕府,后来高级军政官署也都被称作幕府。从秦汉到隋唐,军政主官都有自行聘用秘书、参谋、副官等佐员的权力,这些人就可以被称为幕僚。
即使在清朝末年的非正规军——湘、淮、楚等军队系统中,幕府中的幕僚也均由统帅奏调或特请委派“赞助军机”的官员。他们的薪水来源于各军的局营。据《清史》记载,湘军及淮军幕府中出现了许多高官,其中淮军幕府就出了十位督抚级大官,而淮军将领升至督抚的才四人。
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关于幕僚事迹的记录。今天人们编写的《历代幕僚全鉴》就是一本详细记录幕僚的书籍。这些幕僚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文武官署中的佐助人员,更是各个时代政治和军事决策中的智囊团。他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历史的内容,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考古新发现
- 幕僚古代称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
- 三国时期不止三国,为何没提过公孙度的燕国呢
- 康熙第一次见到十岁的弘历,为何会惊叹不已?
- 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那么厉害 曾国藩为什么不造反
- 烟台历史之最(烟台这座山不高,却有着600多年的
- 古代男宠需要什么条件 长的好看最为重要
- 多尔衮有10个妻妾,却只有东莪格格这一个孩子
- 河北发现万年前鸵鸟蛋皮装饰品 为光滑环形
- 中国古代最残酷的刑罚,立法的人最后也因它而
- 徐福是不是日本的祖先?中国拿出十大铁证
- 蜀汉灭亡的时候 作为刘备的后代他们又去了哪里
- 李显如何依靠武家势力和外戚韦后势力的?
- 伤寒学派有着怎样的医学价值?他们最擅长的领
- 刘备去世后,独揽大权的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野心
- 宋祁曾官至宰相,为何被老农骂了之后却不生气
- 高卢战争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是什么原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