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通宝背月文的由来

考古发现 2025-03-17 11:43www.nygn.cn考古学家

谈到开元通宝,人们常常误以为它是在开元年间铸造的,但实际上,它的历史远非如此简单。开元通宝并非仅在唐玄宗的开元年间流通,而是在之前的岁月中就已经开始流通,至今已逾千年。当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古老的开元通宝时,会发现有些币面上背着一道仿佛女人指甲的痕迹,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在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宣布废止隋五铢,推出新的货币体系——“开元通宝”时,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易工具,更承载了国家的荣誉与象征。这里的“开元”寓意着“开国奠基”,而“通宝”则意味着“流通的宝货”。为了彰显皇家的恩宠,原本不允许私人铸造的开元通宝,却特许秦王、齐王李元吉及开国功臣裴寂铸造。

在当时,欧阳询负责铸造这种新钱币。当他呈上蜡样给秦王时,秦王妃无意中留下了指甲的痕迹。这个带有香艳气息的甲痕蜡样被翻制成钱模,进而铸造成钱币。于是,铸好的钱币背面就留下了一道如月亮般美丽的指甲纹,成为了独特的开元通宝背月钱。

除了这一独特的背月文设计,开元通宝仍然沿用了秦代的方孔圆钱形制。它的重量标准也十分独特,每十枚开元通宝重一两。这种规格不仅体现了唐朝的繁荣与昌盛,也预示了一种新的通宝币制的诞生。这种新币制不仅在大唐盛世中盛行,更在之后的历朝历代中成为铸币的楷模,并一直沿用了近1300年。

这些小小的钱币见证了唐朝的辉煌历史,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枚开元通宝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背后的故事令人着迷。今天,当我们欣赏这些古老的货币时,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匠心所折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