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唐伯虎,人们总会想起那些影视剧中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形象。历史上的唐伯虎,命运却有些坎坷。
唐伯虎(1470-1523),生于明朝的成化六年,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十六岁时,他在秀才考试中脱颖而出,轰动了整个苏州城。因其才华横溢,他与其他三位才子并称“吴中四才子”。
二十五岁那年,唐伯虎家中遭遇重大变故,亲人相继离世,使他深感生死无常,一度消沉。在好友如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他重拾古文,发奋读书。二十九岁时,他参加应天乡试,再次名列前茅。
唐伯虎的人生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明人笔记《共山堂外纪》中记载了一件事,唐伯虎年轻时因过于疏狂,受富贵公子徐经的奉承,两人一同进京参加会试。徐经用钱收买了主考官,并弄到了会试的考题。唐伯虎因此成了作弊的帮凶。虽然徐经最终逃脱了惩罚,但唐伯虎却被卷入了考场舞弊案,虽然最终并未被判为主犯,但他与科举之路却从此断绝。
这场风波过后,唐伯虎性情大变,狎妓聚饮,无所不为。他带着仅剩的碎银远游庐山、洞庭,期间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文和画作。经济上,他长期陷入困境,甚至与祝枝山等人扮作乞丐沿街乞讨。
关于唐伯虎的故事,总少不了“宁王”这个角色。宁王曾以厚禄邀请唐伯虎出山,但唐伯虎发现宁王有异心后,便整日醉酒装疯,甚至裸奔以脱离宁王。晚年的唐伯虎生活凄凉,常常陷入断炊绝粮的窘境。他在给友人孙思和的诗序中说道:“风雨浃旬,厨烟不继。”最终,这位江南第一才子在贫困中去世,年仅五十四岁。
回顾唐伯虎的一生,虽然命运多舛,但他的才华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的诗文和画作成为了后世宝贵的文化遗产,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